近日,为进一步促进南京和谐社区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志心相伴,守望一夏”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在标营社区、赛虹桥社区、祖堂社区、南航社区、三牌楼社区等多个社区与街道进行社区志愿服务。他们以“扎根社区、服务群众”为宗旨,用专业知识和务实行动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真正为社区居民做点实事,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团队负责人吴同学说道,实践团队精准对接社区青少年成长需求,也兼顾中老年群体关怀,将科学知识与暖心服务同步送到群众身边。
在祖堂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涵盖青少年科普与老年健康服务两大板块。在青少年服务方面,志愿者们组织星象仪制作活动,结合生动的天文科普讲解,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宇宙奥秘;同时指导孩子们拼装双翼滑翔机,通过实物操作直观讲解力学原理,激发科学兴趣。针对社区老人,团队专门设置临时体检点,提供血压、血糖、血氧等基础检测。“这些小年轻可细心了,帮我测完还跟我讲平时要注意些啥,比我自己孩子想得还周到。”社区居民王奶奶在接受服务后这样说。志愿者提前校准仪器,规范操作流程,实时记录检测数据并标注时间,还细致询问老人饮食运动情况,耐心讲解各项数值标准,对异常指标及时提醒关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携带消暑清凉包和检测仪器上门服务,详细记录其饮食、用药及身体不适等状况。青少年科普互动积极,老年健康服务细致周到,各项环节按计划顺利推进。
(图为志愿者在祖堂社区设置临时体检点为老人测量血糖、血压等 程宇骏 供图)
在建康新村社区,志愿者围绕环保、宇宙等主题,通过垃圾分类模型、太阳系组装等实操课程,让科学素养在动手实践中自然生长。
瑞金路街道的“科学+手作”双课堂充满趣味,阿基米德杠杆实验、彩虹投影仪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解锁科学奥秘。
(图为瑞金路暑托班小朋友们争先举手回答老师问题 孙本一 供图)
菊花里社区更将科普与文化融合,“太阳能风车”“机器人探秘”等课程搭配“中国结编制”活动,让科学精神与传统智慧共同扎根孩子心田,“孩子回来一直跟我讲今天做了啥,还学会编中国结了,这种活动特别好。”社区家长李女士对活动十分认可。
团队立足社区实际需求,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南航社区里,志愿者携手民警开展安全讲座,用真实案例筑牢安全防线;心理疏导环节中,真诚沟通化解孩子们的成长烦恼。中药香囊制作、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焕发生机,增强文化认同。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进行知识科普 李亚宾 供图)
三牌楼社区聚焦科学启蒙,盐水电解质小车调试、电动小火车组装等课程,让抽象的电化学、空气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主讲老师手把手带小朋友完成手工任务 杨东奇 供图)
这场扎根社区的实践中,108名志愿者以扎实作风投入服务。十余天里,他们为2000多名青少年送去科学知识与成长快乐,让趣味科普点亮暑期;为50多位老人测量血糖血压、话话家常,用陪伴捎去温情。“和社区居民交流、为他们服务的过程,让我对‘责任’‘担当’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参与实践的队员小程感慨道。在双向互动中,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将专业知识化为服务力量,在基层实践中体会“知行合一”,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图为“志心相伴,守望一夏”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合影 陆轶凡 供图)
青春因扎根而坚实,实践因担当而有力。南航机电学院的暑期实践活动,以社区为阵地,用务实行动诠释“利国利民”的深刻内涵。这种深耕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精神,不仅丰富了社区生活,更培育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让青春担当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持续传递。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志心相伴,守望一夏”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