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绿沃东林,知行稼穑”教研团:沃野织循环,青春赋新篇
2025-09-01 11:35:00  
1
听新闻

  科技为舟,传承为桨,绿沃东林,生生不息。2025年盛夏,南京师范大“绿沃东林,知行稼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开展了一场融合田野教育、文化访谈与品牌创的循环农业题实践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大生与中小生携手,老农与子对话,传统与现代交融,共同书写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乡村振兴实践画卷。

  田野科课堂:科教沃野育苗,知行合一探循环

  8月10日,教研团将农业科技的原理带入课堂,为11名小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科实验。孩子们通过碘液显色法观察秸秆发酵前后的淀粉变化,用考马斯亮蓝法对比蛋白质含量,以海绵模拟法测试土壤保水性,还使用pH试纸分析土壤酸碱度,最后共同用彩色黏土搭建出东林村“稻-饲-羊-肥-田”的物质循环模型。这一系列动手操作不仅将抽象原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象,更让生态循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课后,老师们与孩子们以秸秆的视角进行了一场“奇幻旅行”。孩子们带着任务卡,沿着“田野→饲料厂→养殖场→肥田”的完整动线,亲眼见证、亲手触摸、亲身参与循环农业的全过程,将课堂所、访谈所闻、设计所创融会贯通,真正理解了“资源循环”和“变废为宝”的深刻含义。

  农业访谈录:聆听耆老传农经,对话乡村悟振兴

  带着对土地的敬畏之心,教研团走访了东林村的老农与村干部,制作了一份东林村的访谈实录。老农将传统农耕与现代技术的变迁与融合娓娓道来,村干部则系统阐述了东林村如何从面临秸秆焚烧污染、土壤退化等困境出发,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循环农业体系。

  这次采访不仅揭示了“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的真谛,更为农人留下了世代相传的农耕智慧与守护沃土生生不息的期许。在此基础上制作的《沃野兴声:东林村农业访谈录》专题推文与纪录片,生动展现了农耕文明在的卓越适应性。

  儿童品牌设计:童笔绘就循环梦,创意赋能乡土情

  为了让循环农业理念以更富创意的方式传播,教研团招募了6名热爱绘画的儿童,开展了“东林村循环农业品牌设计作坊”。孩子们在理解循环农业故事后,根据东林村的风景、农作物进行了绘画,这些作品既充满童趣,又精准捕捉了“循环、自然、科技”的核心题,为东林村注入了全的视觉生命力。

  本次实践构建了完整的“认知-传承-创”育人闭环,不仅产出了教案、访谈录、设计作品等系列扎实成果,更在青少年心中深植了生态环保、乡土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种子。通过8篇推文、4条视频的全网传播,让东林村循环农业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绿沃东林,知行稼穑”暑期社会实践虽已结束,但这段经历所孕育的希望与思考却远未止息。东林村的土地向们昭示:真正的现代化从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取代,而是让古老的智慧在科技的浇灌下焕发生。当孩子们手中的秸秆化作科的奥秘,当老农口中的经验成为时代的注脚,当青春的创活力融入乡土的深厚脉搏,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物质的循环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路——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凝聚着智慧与热忱,并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种下了责任与希望的种子。这片沃野上的故事将继续生长,如同大地之上永不中断的生命循环,提醒着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案,就蕴藏在这生生不息的绿色篇章中。

  作者:徐静涵 梅玲

标签:沃野;课堂;知行合一
责编: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