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中国”社会实践团队联合镇江市京口区妇幼保健所在象山街道开展了“HPV防控‘镇’能量·青春科普‘颈’距离”主题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与妇幼保健所医生一道,把妇女“两癌”筛查政策、艾滋病防护、婚前检查等专业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并通过免费发放避孕套、现场答疑等形式,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
“姐姐,HPV病毒只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吗?”面对一位高中女生的疑问,江苏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队伍队长朱怡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HPV传播途径很多,母婴、密切接触甚至公共浴池都有可能,所以接种疫苗、定期筛查是最好的保护伞。”为了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听得懂、记得住”,团队前期准备了三套分层课件:面向青少年的“HPV与青春健康”、面向育龄人群的“科学避孕与优生优育”、面向中老年女性的“两癌筛查政策解读”。活动现场,同学们利用科普展板、互动转盘、知识盲盒等趣味道具,让
晦涩的医学术语“飞入寻常百姓家”。
“没想到,大学生能把专业讲得这么接地气!”家住香江世纪名城社区的刘阿姨竖起了大拇指。刘阿姨今年51岁,过去对“两癌”筛查心存顾虑,担心检查费用高、过程痛苦。妇幼保健所贾爱宇医生现场为她算了一笔“经济账”:京口区户籍35-64岁女性每三年可享受一次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整个过程仅需15分钟,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听完我就报名预约,健康这事儿不能拖!”刘阿姨当场扫码登记。
在吉麦隆生活卖场附近,实践队员们走访了附近多家商铺“面对面”宣讲,同时提出附近商家的顾客中青年人居多,如果能张贴HPV预防和“两癌”筛查等内容公益宣传海报,既贴心又能提升店铺形象。这项提议在周围商家中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在活动的当天,实践团队走访了7家商铺,发放宣传页若干,同时还留下团队设计制作的“宫颈癌预防知识”宣传单,方便居民长期领取。
“癌症防护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更是走进千家万户的民生温度。”此次社会实践是学校“青春护蕾”健康科普,未来还将与京口区妇保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选派学生志愿者进驻社区开展“健康夜市”,用青春和专业守护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