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赛旅交响”发展成就观察团在南京调研
2025-08-04 15:03:00  
1
听新闻

  球坛逐鹿展苏韵,赛旅交响奏苏音。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马克思院“赛旅交响”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南通市及宿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当苏超联赛的哨声在南京奥体中心响起,这座古都的每一条街巷都仿佛能听见欢呼的回响——这个夏天,苏超让金陵的热情有了最鲜活的注脚。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将从一场比赛作为切口,探究赛事与城市共生的无可能。

  从屏幕到街巷:一场全民参与的足球狂欢

  7月5日,南京队迎战苏州队的较量还未开赛,话题就早已在南京人的朋友圈“霸屏”。而这场被期待了整整一周的对决,只是苏超“破圈”的一个缩影:截至6月21日,短视频平台#苏超#话题播放量突破110亿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9.34亿,单场比赛就能炸出22条热搜。数据背后,是超九成江苏居民的知晓度,其中近80%是非传统球迷——足球,正在成为南京人夏夜最热闹的共同语言。

  地狱级的抢票难度映照着苏超的火爆,虽然团队成员未能有幸抢到门票,但在踏入南京分会场的那一刻,遗憾烟消云散。大家聚在大屏前,或身穿蓝色的南京应援球服,或挥舞着蓝色应援棒,热闹非凡,活脱脱一场“全城共赴”的盛会,让分会场热闹得像过年。

  比赛开始,观众们聚精会神,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双方都拿出最大的实力,你来往,场面一度十分焦灼。当裁判吹响下半场第73分钟的哨声时,南京奥体中心的气温仍停留在38℃,但比高温更灼热的,是南京队球员李伟脚下即将划出的那道完美弧线。彼时,南京队与苏州队的僵局已持续近70分钟。最终,南京队球员在第73分钟踢出了那记绕过人墙的弧线球。“球进了!” 解说员的嘶吼被淹没在60396名观众的欢呼声中,分会场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顶棚。团队成员深受震撼,忍不住跟着欢呼。这一刻,所有人都深深的领悟到,胜负早已不是全部,而南京人“不服输、往前冲”的韧劲,随着进球一起刻进了城市记忆。

  从赛场到经济:一组数据见证的城市共振

  苏超的热度,远不止于呐喊声。首轮场均7745人的观赛数据,到第五轮已飙升至36712人;而这场南京VS苏州的对决,更是以60396人的上座率刷中国业余球赛纪录,超八成市民表示“想亲临现场”。这股热情,正悄悄改写着城市的消费曲线:

  比赛当天,美团平台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55%;赛后当晚,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赵传南京演唱会,到场观众近万人。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苏超与南京的双向奔赴,勾勒出苏超与南京的深度共振。

  从赛事到生长:一座城市的青春与骄傲

  “这赛事早就不只是踢球了。”赛后采访时,戴着“南京队必胜”手环的市民眼里闪着光,“你看夫子庙的灯笼下,现在都能听见讨论战术的声音。”

  确实,苏超带给南京的,远不止一串亮眼数据。当秦淮河的晚风拂过奥体中心的草坪,当老门东的青砖映着球迷的笑脸,这场赛事早已与城市的脉搏共振。它让更多人看见:南京既有朝古都的从容底蕴,也有青春赛场的蓬勃朝气。

  夜色渐深,分会场的余温未散。苏超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南京与足球的缘分,才刚刚写下最热烈的篇章——因为这座城市的骄傲,永远与热爱同频。

  (南京师范大:“赛旅交响”发展成就观察团)

标签:足球;全民参与;街巷
责编:王婉娟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