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7月4日至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教学培训基地与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工作会议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在江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88名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聚焦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为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会议开幕式由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陈元平教授主持。
江苏大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杜永春致开幕辞
江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杜永春致开幕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着重强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举办恰逢其时,将为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搭建宝贵的交流平台。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青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前景寄予厚望。他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与会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浪潮中,共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致开幕辞
会上,清华大学王青教授、江苏大学杜永春书记、南京邮电大学颜晓红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教授分别为南京邮电大学、韶关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分社四所共建高校教师代表授予牌匾,标志着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共建合作正式启动。同时,杜永春书记还为江苏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进行授牌,此举不仅深化了校企在数智物理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为实践教学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共建单位授牌
江苏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会议期间,多位业界权威和知名学者轮番登台,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前沿分享。清华大学王青教授以“从传统教学走向AI时代的教育”为题,深入剖析了数智时代课堂教学的变革方向,为参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南京邮电大学颜晓红教授分享了数字化教学的前沿议题,聚焦于教育创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教授探讨了“学为中心数智赋能——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学模式变革”,揭示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上海交通大学胡其图教授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变革和新形态教材建设”为题,分析了教材与教学的协同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阐述了“AI赋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路径;清华大学魏斌教授展示了“AI技术支持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的具体案例;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分享了“物理数智化教学的一点理解”,强调了教学智慧化的核心原则;东北师范大学李金环教授提出了“守正创新,加快物理教学由‘智能’向‘智慧’升级”的战略思考;重庆大学刘安平教授探讨了“数智赋能、教赛协同——物理实验教学与竞赛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晋斌教授以“大学物理智慧课程建设与创新教学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智慧课程的最新发展和创新实践方法,为与会者提供了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案。此外,中南大学龙孟秋教授介绍了“大学物理课程AI交互式课件生成与科创融合教学实践”的创新方法;大连海事大学张映辉教授分享了“大学物理实验知识图谱建设与教学运用”的实践经验;科大奥锐黄琛专家则聚焦于“数智物理,精准施教”的技术应用。最后,江苏大学物理系谢铭老师从亲身经历出发,为与会代表生动讲述了参加全国大学物理实验创新竞赛的获奖经验,他详细分享了创新实践的过程与策略,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宝贵实战指导。这些报告涵盖了物理课程数字化转型、AI赋能教学、知识图谱建设等核心议题,为物理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新思路和实用方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京邮电大学颜晓红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胡其图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魏斌副教授
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李金环教授
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刘安平教授
教育部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晋斌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龙孟秋教授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张映辉教授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黄琛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谢铭
会议特别设置了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内部研讨环节,由虚拟教研室秘书长、江苏大学冯旭老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虚拟教研室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虚拟教研室作为新时代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交流与合作,各高校共同探索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秘书长、江苏大学冯旭副教授
闭幕式上,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书记潘金彪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在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和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上的交流合作、理念更新、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希望各高校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建设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金彪致闭幕词
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号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精神。在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与会的专家教师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更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教学培训基地的精心组织与江苏大学的全力支持。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贡献更多力量。欢迎加入,携手共建。
(尚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