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也意味着盛夏时节正式开始。6月20日,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江苏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夏日炎炎•夏至有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将夏至节气知识科普、趣味食品展示、创意光影实验等丰富内容巧妙融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知识盛宴。
科普夏至知识,掌握膳食之道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讲解精心制作的PPT,播放生动有趣的夏至节气动画短片,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志愿者化身“节气小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夏至的由来、传统习俗和气候特点。志愿者们还耐心地向孩子们介绍夏季适合食用的各种食物以及食物的制作原料和营养价值,旨在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开展影子实验,感受夏至魅力
随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太阳公公的魔法”光影实验。在遮光窗帘营造的昏暗教室内,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手拿镂空剪纸,让阳光透过剪纸投射在地面上。不一会儿,地面上便出现了星星、小动物等各式各样的光影,仿佛变成了一片璀璨的“银河”。孩子们两人一组,努力摆出夏至日最短影子的造型,志愿者老师用相机将这些可爱的瞬间一一定格。活动最后,志愿者为孩子们发放棱镜,引导他们观察彩虹,并详细讲解“夏至太阳最高影子最短”的科学现象,将科学探索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
制作夏日团扇,培养动手能力
除了精彩的光影实验,团扇绘制活动也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在空白的团扇上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夏至景象,有的画着大大的太阳,有的画着盛开的荷花,还有的画着清凉的西瓜……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团扇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夏至的独特理解。
此次“夏日炎炎•夏至有约”实践活动,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了夏至节气知识,感受了科学与艺术的魅力。未来,学院还将开展更多此类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为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通讯员 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