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烘干房串联三产,村民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2025-10-13 21:3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慧 钱伟 钱月明  
1
听新闻

  金秋十月,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新杨村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泛着金黄。在村头的现代化粮食烘干房前,种粮大户薛诚望着轰鸣运转的设备,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收稻子像押宝,怕雨怕风怕霉变;现在烘干房建到家门口,粮食收得快、卖得好,心里甭提多踏实了!”在这幅画面背后,是市级政策引领、多方力量接续奋斗的动人故事。

  在市级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政策东风下,邗江区委精准施策,明确由国企护航,三年投入300万元为新杨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帮助新杨村乘上农文旅发展的顺风车。

  2023年,第一书记驻村后,把解决种粮大户“晾晒难”列为头号工程,通过走访农户、党员中心户和种植大户,将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推动新杨村入选市级“富民强村”计划。市农业农村局火速拨付专项扶持资金,助力烘干房提档升级,让农户告别“看天收粮”的历史。

  区供销社紧跟步伐,为烘干房一期配套注资引进两台30吨级塔式烘干设备及100吨储粮仓;三期以“注资+分红”模式注入近80万元,建设60吨室外烘干机组,智能温控系统与环保除尘装置的加持,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而且守护了“状元大米”的品质口碑。设备到位当天,村民们奔走相告:“以后下雨天也能睡安稳觉了!”

  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企业主动打破常规,宽限付款周期,以“金融活水”缓解村集体资金压力。与此同时,本地龙头企业天扬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则化身“最强助攻”,不仅垫付了关键设备款项,而且派出专业技术团队驻点调试,量身定制烘干工艺。从“一烘了之”到精准控制水分、保留稻米营养,科技赋能让新杨村的大米附加值翻倍。这一“资金+技术”的双向奔赴,不仅推动烘干房项目提前完工,也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能。

  从施工初期对高压杆线进行退让,到后续因地制宜建造镂空围墙,施工方带着“回归家乡打响第一炮”的质量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也多了些实用化、美观化的考虑。

  烘干房建成第一年就赶上了稻季,直接为村集体增加收益8.8万元。新杨村稻麦烘干厂房以村干部领办集体经济为发展模式,所有收入归集体所有。如今,这座烘干房已成为串联三产的“枢纽站”:前端对接种粮大户签订订单收储协议;中端配套鲜米加工线推出“状元大米”;后端依托研学产业链,打造“状元耕读研学基地”,设置稻米加工体验功能区,让学生与游客亲身感受“从田间到舌尖”的农耕文化魅力。

  三年接力,六方携手,这座占地700平方米的烘干房,如今已串联起种植、加工、文旅三大产业,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未来,随着烘干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新杨村将继续书写“从田间到舌尖”的乡村振兴新传奇。

  (通讯员 李慧 钱伟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烘干房;杨村;邗江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