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涛|太湖秋色美
2025-10-12 22:1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澜涛  
1
听新闻

太湖秋色美

□ 张澜涛

 

  秋日的太湖,烟波浩渺处泛起粼粼波光,像撒了一湖的碎钻那么招人眼目;滩涂上的芦花随风轻扬,与远处太湖东山的红枫叶共舞,好似画家笔下一幅水天相接的写意长卷那么瑰丽妩媚、娇艳动人。

  我以为,不管哪儿动人的秋色图景再美,美不过碧波万顷的太湖。伊甸园一般的层级,梦幻与神秘组配,浪漫与宁静搭档,难以超越的天生丽质,正所谓:“众芳摇落独喧妍,碧空如洗云霞散。红叶片片落岸堤,眼里湖波不染尘。”

  驻足鼋头渚远眺,漾漾碧波如万顷玻璃般泛着银色的光泽,白鹭掠过,惊起一湖斑斓的秋光。那是太湖的精华所在,若不乘兴游览一番,跟没来太湖有何区别?倘若留下不足的话,岁月里的那抹遗憾,将如同落寞的秋叶,留下无法消除的印记。

  我曾见过太湖春日的鼋头渚,怒放的樱花如云似霞,满树的绚丽烂漫,在轻拂的春风里,落樱像雪花一样飞舞,如梦如幻,美不胜收。现在我和亲友一块目睹的鼋头渚秋色,则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展现了太湖极具代表性的斑斓多彩的秋色美。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曾被撩得怦然心动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此写下“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精彩诗句。

  有亲友指着摩崖石刻上写的“包孕吴越”,问我是什么意思。因我是故地重游,自然多了解一些,便告知“包”字是包揽的意思,“孕”字作哺育和养育讲,“吴越”是古代对今天的江苏和浙江的别称,广义上泛指江南,四个字连起来说,即“博大浩瀚的太湖,像母亲湖一样,养育了太湖周边吴越一带的百姓”。

  题字的人叫廖伦,清光绪十七年(1891)无锡在任知县。有一次他在游览鼋头渚时,被太湖山水的壮阔和优美景色所折服,欣然泼墨挥毫,题写了“包孕吴越”四个大字。廖伦是四川平昌人,进士及第,毕生在江苏为官,习字学颜真卿。“包孕吴越”四字,浑厚饱满,结体宽博,颜体书风扑面而来。先贤的墨迹,如今已成为鼋头渚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受到无数游客的赞赏。

  我们漫步在太湖岸堤上,太阳渐渐西下,高大的枫树被火红的叶片笼罩着,染红了梦幻般的湖滨。此刻,漫山遍野都是灼热的诗行,随风摇曳的红枫,落英缤纷,每一片枫叶的轻舞都承载着太湖秋日的浪漫。移目向前望去,叶片飘落的倩影,像极了翩翩起舞的红色蝴蝶,为太湖秋色增添了些许瑰丽妩媚的色彩。

  秋色连波,那婆娑的垂杨柳,柔软的枝条随风轻盈摇摆,将一团团烟雾般的倒影,投在波光闪烁的湖面上,比高耸魁伟的红枫更显婀娜多姿。倏然间,几只野鸭和不知名水鸟突如其来地飞过,划破了太湖若连若断的涟漪微澜,揉碎了垂杨柳的倒影,恍如一幅流动画卷,惊艳了太湖的时光。太湖的秋色竟是这般的撩人心扉,这一瞬间定格在我们和各方游人的脑海中,超越了观光揽胜的现实意义。

  还有那远处的山影,或隐或现地露出一丁点峰峦的样儿,仿佛是天地间变幻莫测的神秘暗影,虚无迷离地缥缈在云雾间,似轻纱遮面,让人浮想联翩,陶醉在无尽的太湖秋色中。

  如果说鼋头渚和太湖岸堤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足以愉悦人们到此一游的视觉观感,那么,太湖东山和西山古镇、望亭古镇,以及星罗棋布的村落,就好似点缀在三万六千顷浩瀚太湖里的璀璨明珠。挨个儿地说,那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只能简约地写点望亭古镇的观感。

  视线从水光潋滟、辽阔博大的太湖收缩到江南古镇望亭,眼前一片斑驳陆离的景象,古老的街巷与沉淀的岁月,粉墙黛瓦以及脚下的每一块青石板,仿佛都镌刻着时光留下的故事。这里曾见证了车舟往来的繁华,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如今已悠然静观时光的流转,在秋日的阳光下,显现出温润的光泽。走在古镇的每一步,都恍如走进泛黄的史册,感受着那份久违的静谧与沉淀,恍如用炊烟袅袅般的笔墨绘就的太湖秋色诗篇。

  我们在太湖山水的清音间,聆听到历史的回声,融入了江南文脉底蕴深厚的诗意时光——旅游增长见识,这便是我和亲友此次国庆中秋出行的收获了。

  太阳西沉的时候,我们结束了太湖的游程,带着未尽的游兴打道回府。透过车窗的玻璃,我们看到太湖的水面被染成了一片灿烂金黄,满湖波浪或隐或现地起伏着,如跳动的音符,展示出太湖即将消失在夜幕中的朦胧韵律美。这幅生动的太湖夕照图,比起白天迷人的太湖秋色图,又是一番别样魅力的展现。

标签:太湖;秋色;古镇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