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将城市笼罩在滚滚热浪中。在盐城市公交公司的修理工间内,一群身着蓝色工装的修理工正顶着烈日、迎着热浪,用汗水保障着每一辆公交车的安全运行。日检员、维保工、空调修理工、补漆技师……他们在高温“烤”验下,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轮胎气压受温度影响很大,高温天气必须仔细检查,稍有疏忽就可能爆胎。”日检员郑师傅蹲在地上,用专用工具反复敲打、查看胎面。“我们多花一分钟检查,就能避免车辆在路上出状况。”夏日阳光炽烈,没过几分钟,他的额头上就布满了汗珠,手套也被汗水浸透。
日检员每天都要对车辆的灯光、轮胎、制动系统等进行全面“体检”,他们在露天场地来回穿梭,日均行走近2万步,累计检查超过800辆公交车,确保每一辆车都处于最佳状态。
“发动机舱温度超过60℃,大家轮流作业,注意防暑!”保养班班长杨师傅的声音在闷热的工间里回荡。维保工间内温度常常突破40℃,刚从线路上回场的公交车引擎仍散发着灼人的余温。修理工们时而钻入车底,时而攀上车身,对变速箱、刹车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细致检修。他们的工装反复被汗水浸透,有的甚至凝结出盐霜。
“越是高温,车辆越容易出问题,我们多一分仔细,乘客就多一分安全。”杨师傅告诉记者,保养班每月要完成200多台次的维保任务,从零件紧固到发动机维修,每一项都容不得丝毫马虎。
高温让公交车空调系统超负荷运转,故障率也随之上升,修理工们成为与“热浪”赛跑的人。维修空调时,他们要爬上公交车顶,掀开空调盖板的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袭来,如同打开了蒸笼盖子。“这地方比桑拿房还带劲。”空调维修工王师傅笑着说。手中的扳手在高温下烫得几乎握不住,但他依然仔细地排查着故障点,从压缩机到冷凝管,只为尽快恢复制冷,让乘客在炎炎夏日里享受到一丝清凉。
公交车漆工是一个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工种,而且会受到化学制品和粉尘的双重危害,因此漆工不得不严密包裹身体的每一处皮肤。烈日下的朱师傅,身穿长袖粗布工作服,衣领高立,防毒面具里面还加戴了一个棉质口罩,看上去像个排雷战士。“高温天气下,油漆的干燥速度加快,这对技术要求更高。补漆师傅必须精准控制喷漆的厚度和均匀度,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漆面质量。我们既要保证漆面平整,又要让它尽快干燥不沾灰。”朱师傅说,他们每天要完成三四辆公交车的补漆工作,直到下班,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没有干过。
从清晨到日暮,盐城市公交公司的修理工们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用汗水守护着乘客的安全与舒适。没有注目与掌声,他们默默用最朴实的行动,为城市的公共出行撑起一片“清凉”。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李敏 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