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加减乘除”法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2024-05-28 17:0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培友  
1
听新闻

  沛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多形式法治宣传,做强“加法”、简化受理程序,做好“减法”、构建基层站点,做细“乘法”、发挥线上功能,做深“除法”等法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多形式法治宣传,做强“加法”。充分发挥“报、网、端、微、屏”等多媒体功能,集中宣传民法典、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维权指导。定期针对货车司机、外卖小哥等职业特殊性群体举办法治讲座,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权。同时充分发挥法润民生群、企业法律顾问群等快捷功能密集发布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风险提示,告知救济渠道,推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信息和案例分析,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意识。

  二是简化受理程序,做好“减法”。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需求,对讨薪、工伤损害赔偿免予经济状况审查,简化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维权效率。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反映的要求解决工资问题和法律援助案件实行“首问制”。做到有案必立、有案早立,对需要办理的法律事务,“零缺受理”,快速处理。对讨薪、工伤赔偿维权案件法律援助,实施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简化受理程序、缩短审查时间。

  三是构建基层站点,做细“乘法”。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县、镇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设立专门新业态就业群体维权窗口, 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维权法律咨询,详细解答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积极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就近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转交法律援助申请、降低法律援助门槛,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速度。

  四是发挥线上功能,做深“除法。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全天24小时工作制度,实行互联网+法律援助的方式,开通法律服务专线,引导新业态就业群体使用法网、12348法律援助热线等便捷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要求解决工资问题和法律援助案件全面实行案件援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则调、当诉则诉原则,综合运用多元非诉手段和诉讼手段第一时间介入案件的处理化解,确保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沛县司法局 李培友

标签:就业;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者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