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抓实“法治小区”建设
推动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2024-05-28 15: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娟  
1
听新闻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今年以来,云龙区积极探索创新“法治小区”建设特色品牌,围绕品牌亮点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主动补齐辖区基层法治建设短板,推动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攀升。

  一是凝聚合力,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依托现有法治资源,整合公安、城管、消防、应急管理、房产服务中心、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多方力量协同共治,发挥街道社区干部、民警、网格员、物业人员、义警队员、志愿者作用,共同参与日常管理、便民服务、矛盾调处等事务,构建“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法治小区工作格局。同时,各创建小区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打造“法治荟萃”“580 我帮邻”“1+7+N”等多个独具特色的法治小区服务品牌,充分引导各方主体力量下沉“法治小区”,共同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小区各项工作与法治的深度融合实现“小事居民治物业办、大事难事大家商”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依法治理新格局。

  二是以人为本,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将法治元素融入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各法治小区内随处可见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架、“八五”普法宣传剪影栏、“法治荟翠”工作成果展、反诈防诈知识牌等常规法治元素,还创新打造了“法治荟萃议事亭”、青少年法治步道、法治集市等特色文化阵地,形成从点连线到面,立体化打造法治宣传模式,初步实现“一区一品”法治小区品牌建设。同时,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模式,融合“法治+网格”“法治+物业”“法治+民生项目”等形式,运用“云邻一家亲”“有事好商量”“云社区”“@我办和我主动办”等议事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法治宣传活动,让小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学法、守法、用法。广泛运用网格群、物业群开展“线上”法律服务,推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优化法律供给新模式,让“法”走到群众身边,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发掘法治文化产品、打造法治文化精品,鼓励小区文艺团体创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戏剧、曲艺作品,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三是直面问题,奏响基层治理“和谐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创新打造“法治荟萃”“精网微格”等法治小区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化小治理单元,不断壮大社会治理队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向末端延伸,以网格“小平安”促进社会“大稳定”;推行社区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织密社区级权力监管、“一点两员”“援法议事”网络,组建治安巡逻、隐患排查、法治宣传等各类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每日24小时联勤联防、每月不同主题群众线下协商、线上议事讨论活动,形成群众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维护和谐有序的法治小区生活环境。

  自“法治小区”示范创建以来,各创建小区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飞线充电、僵尸车、二道门、占车位、楼道杂物、小区违建、种菜等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得以解决,小区居民切身感受到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豪感和获得感,真正实现了“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管”的法治小区自治云龙模式。(刘娟)

标签:法治;治理;居民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