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滨湖:基层司法调解暖人心
2022-08-04 16: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邓力銎 刘靖宇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服务群众放在工作首位。”日前,滨湖区胡埭镇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工亡案件,经过2个昼夜的轮回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用心用情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7月19日凌晨5时35分,胡埭镇某公司门卫单某,在公司门卫室工作时突发疾病,120到达后抢救无效,于6时03分宣告死亡。后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多次协商不成,遂申请调解。

  “调解就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抓住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通过讲法、讲理、讲情,从而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了解当事人真正的想法,使当事人能够听取调解员提出的和解意见,让整个调解过程充满‘人情味’。”了解到事情的特殊性与紧急性,为快速妥善纠纷,让吴某安心处理其亲属的后事,胡埭镇司法所所长单建良抓住时机,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分别开展调解工作。

  单建良先是来到死者家属处,抚慰工亡家属吴某的悲痛心情,待吴某的情绪逐渐稳定后,从法律和情理出发,讲事实、摆道理,让家属明白死者的死亡最大的原因由于自身突发疾病引起,而不是执行工作任务造成的,如果一味通过诉讼解决的话,时间会比较长,耗费心力,还要面临败诉风险。通过调解员耐心细致做好感情疏导,再从法理角度对诉讼的法律风险、权利义务进行释法明理,家属愿意对赔偿金额作出让步。

  之后单建良找到该公司的代表人,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中有关工伤赔偿的规定,对当事人进行细致讲解说理,面对公司的经营实际情况,三年的疫情导致公司每年的经营都是处于亏损状态,公司没有实力额外提高亡者的赔偿金额,建议给予一定人道主义补偿,遂得到公司理解。

  “我老公去世后,家里就剩下我和儿子儿媳,我因为以前受伤,也没法干活,多亏了单所长为我们调解。”事后吴某这样说。7月21日,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调解协议,由社保局核定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公司向吴某支付人道主义补偿金118000元,双方握手言和当场事了。胡埭司法所发挥好司法调解“零成本、效率高、可执行”的优势,切实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据悉,胡埭镇司法所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倡导“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传统道德理念,打造基层法治惠民“排头兵”。今年以来,胡埭镇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力争小纠纷立即处理,大纠纷及时调处,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1起,涉案标的12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100%,妥善化解纠纷,既减轻了群众诉累,又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邓力銎 刘靖宇

标签:调解;当事人;胡埭镇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