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全面普及和强化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掌握急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突发事件中能运用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幼儿的伤害。近日,苏州市相城区北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到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幼儿园对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专题培训。

首先,由中心内科的夏成涛医生围绕心肺复苏(CPR)和胸痛急救展开讲解。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适用场景、操作原理及核心要点。夏医生详细分解了意识判断、呼吸评估、正确呼救、胸外按压(包括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此外,他还科普了胸痛的常见诱因和初步判别方法,并特别提醒老师们,在遇到孩子突发不适时,务必保持冷静,妥善处理,并及时联系专业医疗救助。

随后由陆伟芳护士、完整演示心肺复苏全过程。演示过程中,陆护士一边操作一边细致讲解动作要领,比如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确保胸廓充分回弹等关键细节,让在场教职工更直观地理解每个步骤的规范要求。
演示结束后,培训进入实践操作环节。老师们分组轮流上前,在模拟人体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演练。一位老师在练习后说:“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现在亲手操作才发现,每个步骤都有讲究,这次培训让我真正掌握了实用的技能。”此外,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幼儿异物卡喉怎么办”“孩子摔倒后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急救”等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医护人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强调了“黄金急救时间”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