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电光守护 粮仓颗粒无忧
2025-10-28 10:06: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姚杰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以前晒粮要看老天脸色,现在烘干有电力护航,心里踏实多了!”10月24日,在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联丰村胥老三粮食加工中心内,老板胥老三对主动上门服务的供电所员工连声道谢。

  胥老三是远近闻名的粮食加工大户。对他而言,十月下旬的每一天都神经紧绷。田里,收割机轰鸣着吞吐稻穗;场内,刚收割的稻谷堆积如山。空气湿度大,天气预报阴晴不定,这让胥老三喜忧参半。“谷子收上来是湿的,如果不及时烘干,这辛苦收获的成果就要打水漂!”他指着几台高大的粮食烘干机说道。

  “老胥,今年收成不错啊!我们来看看你的‘大家伙’,给你做个‘体检’,保你用电安心。”徐爱国笑着打招呼,但手上的动作却一丝不苟。他们没有直奔设备,而是先从供给加工中心的变压器开始,检查油位、温度,聆听运行声音。随后,两人戴上绝缘手套,打开总配电柜。他们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如医生的“CT机”,对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接线端子进行扫描。由于烘干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产生的微小振动,每个连接点的螺丝出现轻微松动,都有可能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而异常发热。徐爱国与何天明经过专业工具的全方位检测,确认无隐患后说道:“好了,老胥,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了!”

  这些现代化的烘干设备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湿谷的水分快速降至安全储存标准,彻底摆脱了过去“看天吃饭”的晾晒模式。然而,这些设备也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几台机器同时运转,对供电线路的负荷是巨大的考验。“最怕的就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电一停,烘到一半的谷子就麻烦了,温度一降,水汽回潮,损失惨重。”胥老三的这番话,道出了所有现代化农户对可靠电力的心声。当他的加工中心进入满负荷运转时,这份对用电的“心事”也提到了嗓子眼。

  这次“未雨绸缪”的巡视并非偶然的善举,而是平望供电所主动服务模式的生动体现,此次巡视正是将预案落到实地的关键一步。这种从“等客户报修”到“想在客户前面、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背后是电网服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双重升级。它将安全风险从事后处置提前到了事前防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零感知”的坚强电力保障。姚杰

标签:粮食加工;加工中心;;CT机
责编:邵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