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苏州市基层特色科室评审结果,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双喜临门”,妇科新晋获评“苏州市基层特色科室”,糖尿病科凭借过硬实力通过复核,被重新确认为“苏州市基层特色科室”。这“一新增一确认”的佳绩,是中心持续提升专科诊疗水平的最佳证明。



妇科
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现有医护人员15人,包括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及专科护士6名,团队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科室设有妇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计划生育门诊,以及配套的手术室、盆底康复室和妇科治疗室,配备电子阴道镜、LEEP刀、宫腔镜、腹腔镜、红外光治疗仪、盆底肌康复评估治疗系统等先进设备,全面满足辖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在诊疗方面,科室注重中西医技术融合,开展中药灌肠、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等中医适宜技术,显著改善了慢性盆腔痛、月经不调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科室积极发展盆底康复服务,针对产后及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供个体化康复治疗。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深入参与国家“两癌筛查”项目,全年完成宫颈癌(TCT+HPV联合检测)及乳腺癌筛查逾千例,并对筛查出的阳性病例实施规范随访、阴道镜检查及转诊,建立起从筛查、诊断到追踪的闭环管理体系。
科室积极融入区域医联体建设,与苏州市立医院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并邀请上级专家定期坐诊与技术指导,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此外,妇科团队深度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女性提供优先预约、定期随访、健康宣教及全程慢病管理,切实将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到基层。
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特色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辖区妇女健康提供更全面、优质的保障。
内分泌糖尿病科
内分泌糖尿病科作为医院的临床重点特色专科,自2006年建科以来,已成长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区域性品牌科室。科室现下设2个病区,开放床位42张,年门诊服务量超5.5万人次,年出院患者约1500人次,规模与服务能力居于基层前列。
科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2名,并形成以硕士为引领的人才梯队。团队不仅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同样突出,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底蕴。
作为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江苏省基层特色科室及全国首批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运行科室,其配备有动态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糖尿病足筛查箱、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及系列中医治疗设备,为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常规开展糖尿病分型诊断、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糖胖病逆转、体重管理以及糖尿病足、肾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系统防治。
科室始终坚持中西医协同的治疗理念,在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优势病种上形成了独特诊疗方案。通过运用自制协定方、降糖膏方、中药茶饮,并结合中药贴敷、中药熏洗、热奄包、艾灸、耳穴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有效控制血糖指标的同时,着力改善患者症状、调理体质,并积极防治并发症。目前,科室门诊中医治疗率超过35%,住院中医治疗率达90%,在中西医协同防治糖尿病方面走出了特色之路。
与此同时,依托相城区糖尿病专科联盟核心单位的优势,科室积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在区域内设立17个“糖尿病工作室”,通过专家带教、远程会诊强化基层能力。同时,与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知名医院开展深度合作,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实施智慧健康管理项目,不断提升基层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水平,提升科室的科研教学能力。
展望未来,科室将紧密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托现有坚实基础,着力建设中西医协同糖尿病逆转中心与中西医协同甲状腺诊疗中心两大核心平台,持续深化专科内涵,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服务。
发挥特色优势,完善科室建设
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现有坚实基础,持续深化专科内涵,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服务,并将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能力与群众满意度,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谢金晶 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