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展之际,9月14日,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在苏州大学举办。
中国科协、国家核安全局核一司、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山东、湖北、陕西、湖南、北京、山西、黑龙江、江苏等地核学会相关负责人、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等单位代表,全国相关高校代表、参赛师生,苏州市中小学生共计8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现场,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秘书长、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院长刘立业表示,希望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动核科普工作者深化科普使命,助力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广的视野和更实的举措为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与广泛的社会力量。
国家核安全局核一司副司长罗建军在致辞中指出,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高度重视核能与核安全公众沟通工作,力求持续增进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科学认知和深度信任。希望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核科普工作规律,持续夯实核能事业发展的社会认知根基。
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熊攀向闯入决赛的青年才俊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中心将一如既往支持“核+X”创意大赛的举办,希望同学们以本次大赛为新起点,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把实验做到产业需求端,让核技术更好服务健康、美丽、平安中国。
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集团团委书记何高波表示,“核+X”创意大赛作为中核集团6大科普品牌活动之一,是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培育科普新质生产力、展现核科技魅力、弘扬核工业精神的重要平台,希望大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推动强核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黄超说,今年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老一辈创业者铸就了“两弹一艇”的历史丰碑,核工业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中广核高度关注青年群体创新创效工作,希望同学们在“核+X”创意大赛中展示才华,树立强国报国情怀,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个人价值。
苏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普工作的号召,已连续八年举办“核+X”校级赛事,今后将继续发挥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校科普工作质量,让科普教育成为实践育人的沃土。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大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名誉院长、江苏高校放射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柴之芳作视频寄语,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核技术应用尤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青少年对核有正确的认识,核相关行业加强合作,把核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推向新高潮。
在对话评审环节,通过作品播放、宣教员讲解、院士专家提问、打分等评选出本届大赛一、二等奖、“优秀科普宣教员”以及由网络投票产生的“最佳人气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作总结点评,他指出本次入围总决赛的7件作品体现出我国核科普正从“讲清楚”走向“听得懂、愿意看、主动传”,用短视频、动漫等“X”语言,让核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这份年轻活力飞进老一辈核科技工作者的心里,希望同学们继续用无限创意点亮强国“核”力的未来。
活动现场展示了本届科技创新赛道一等奖作品《高效的助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辐射防护教学智能体》。
本次活动全程开通了网络直播,通过中核集团全媒体平台、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苏州大学视频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在线人数达9万余人,线上观看量超300万。
佟鑫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