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儿童与青少年深度感受园林漏窗艺术的独特魅力,漏窗新语志愿服务团队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园林漏窗艺术美育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精心打造 “窗里窗外的艺术课” 系列美育课堂,近期已在苏州金阊街道、无锡梁溪区等社区与学校陆续开课,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递非遗文化。
团队成员来自江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覆盖服艺、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相互协作,从多元视角解读园林漏窗艺术,为课堂注入丰富创意与专业支撑。
课程设计紧扣 “沉浸式、多维度、参与感强” 的理念,分为三大特色环节。在 “认识园林漏窗与拓印纹样” 环节,志愿者通过图文讲解、实物展示,带领孩子们了解漏窗的历史渊源与多样纹样,随后指导大家亲手进行拓印操作,让孩子们在触摸与创作中直观感受漏窗纹样的精美;“DIY 纸雕窗花与折纸投影实验” 环节极具趣味性,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剪刀、彩纸制作专属纸雕窗花,还通过折纸投影实验,探索光影与漏窗纹样结合的奇妙效果;“ ‘我的漏窗’儿童设计挑战” 环节则鼓励孩子们打破常规,结合生活中的元素,自主设计漏窗图案,充分激发创造力与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表达。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推进 “窗里窗外的艺术课” 系列课程,同时搭配线上互动传播,让更多孩子走进园林漏窗艺术的世界,在美育实践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助力非遗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