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印记|⑮ 张爱萍指挥夺盐战
2025-09-08 14:2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苏北沿海连云港港口向南有个陈家港,是灌河入海口。这里是清末民初建成的济南盐场所产淮盐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是淮盐海运的最早港口之一。济南盐场建在灌河东的大源、裕通、庆日新3个制盐公司每年生产的巨量淮盐在这里集中,这些淮盐通过海运或灌河河运向外销售。依港而建的陈家港镇,成为现盐城市的一个重要集镇。

  1918-1920年,淮北盐区济南场所属大源、裕通、庆日新3个制盐公司先后在陈家港建成盐码头,可堆存淮盐425万担。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政府收购盐商盐坨与码头改建官坨,扩增了坨容,并在码头装上电灯照明,使之成为淮北盐区最重要盐坨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淮盐集中于此,通过海轮和帆船外运,在江苏本省和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销售。开国上将张爱萍曾于抗战时期在此亲自指挥过一场夺取淮盐的战斗。

  1939年3月,日本侵略者乘兵舰强行登陆了陈家港。一时间,陈家港和附近盐场到处竖起日寇膏药旗,打破了陈家港人民的正常生活,昔日热闹的滨海集镇变得鸡飞狗跳,一片恐怖。日寇为掠夺淮盐、控制海上交通,在陈家港设立据点,在盐场修筑多处炮楼,驻扎日军和伪中央税警团海州分团第四大队、第七大队、保安队、伪警察局及伪海防大队刘九功部共800余人,对我盐阜根据地构成重大威胁。日伪官兵端着三八大盖枪,上着刺刀,威逼善良的盐民,交出辛苦生产的淮盐,每家每月只能换领2斗高粱,盐民生活陷入饥寒交迫,海英菜和盐蒿种子成为常食,还倍受日伪欺凌。

  为了给盐民们雪耻解恨,为了不让淮盐白白被日寇侵吞,我新四军三师决定攻打陈家港及周边守敌,夺取被日伪强征、掠夺而囤积于此的淮盐。1944年4月8日,在副师长张爱萍指挥下,三师八旅二十四团第一、二营,分别歼灭了响水口以东陈家港以西辛湾、马家沟的敌人,孤立了陈家港守敌。为完胜陈家港战斗,张爱萍作出了具体部署,并于5月2日晚,向参战部队作了战前动员。当夜,各参战部队冒着滂沱大雨,踏着油浇似的道路,迅速地进入各自战斗位置,将陈家港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

(战士利用盐廪向敌人进攻)

  5月3日凌晨3时,各部队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二十二团从西北、东北方向,旅特务营和二十三团特务连从西南、东南方向,四面向敌人围攻。三营奋勇队队长高世龙率领30多个队员,冒着敌人火力网的密集弹火,像尖刀一样从东北方向插进敌阵地,冲到圩子边摔出一排手榴弹,毙、伤10余名敌人。接着,敌人一个排向我反攻过来,奋勇队又毙敌数名,将其击退。八连一排排长王世德带领全排战士突进陈家港镇内,在旅特务营支援下,如猛虎下山,将敌人驱赶、压缩在镇北红瓦房一带。此时,狡猾的日军乘快艇从海上溜走,伪军们受命全部留下负隅顽抗。我机枪手爬上制高点大盐廪,架起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一直视日军为依靠的伪军们本就是一群吃干饭的货,哪有什么战斗力,终于抵挡不住,便在营房上竖起了白旗,驻扎在陈家港镇内的伪税警团、保安队、伪警察全部乖乖地缴械投降。

  按照张爱萍的作战部署,二十二团一部攻打驻守盐场的伪第七大队两个中队和伪海防大队刘九功部,很快夺取了伪海防大队刘九功部建在盐场生产区八圩的炮楼,可惜刘等乘夜色从海上逃跑了。天明,我军炮火猛烈攻击驻守在七排头圩的伪中央税警团海州分团第七大队部,其大队长郭克勤率部下慌不择路地逃往海边。我军十连连长高喊:“冲啊!”第一个跳出工事,向前扑去。战士们个个踊跃杀敌,跨过河沟上的小桥,蹚过盐田水滩,追击溃逃的敌人,平端着枪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敌大队副齐建斋把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钞票放在手中掂了又掂,极不情愿地撒了一路,以诱惑我军战士捡钱而放缓追剿速度,乘机溜之大吉。小伎俩被我军识破,摔倒在盐卤沟里的齐建斋被我战士从盐水中拎了出来,一众伪军官兵很快被俘。

(新四军部队利用作战间隙,开展盐业大生产运动)

  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通讯员陈明跑在追击战士们的最前面,一连缴了两支枪。他看到前面有个敌人抱着机枪在拼命逃跑,就边追边喊:“新四军优待俘虏,放下机枪饶你不死!”但当追到敌士兵时,发现机枪不见了。敌机枪手叫郭鸣闯,因过沟边河逃命,身上全湿透了,冻得瑟瑟发抖。陈明就将自己身上衣服脱下来给他穿上,还给他干粮吃。郭鸣闯在感动之下,跳下水沟,捞起他丢掉的捷克式机枪,交给了陈明。

  驻守十排头圩的伪第二中队被我军四面包围,虽惊恐万状,仍作困兽之斗,垂死挣扎。张爱萍手拿望远镜,健步登上高高的盐廪指挥作战。二十二团一营营长张以诚与全营指战员脱掉棉衣,上好刺刀,只等一声令下,准备与敌肉搏。张爱萍对旅副参谋长庄林说:“眼下这仗,不能光靠硬拼,硬拼我们也有伤亡。我们现在向敌人打一场政治攻势仗,配合枪炮发言,减小我军代价。你可写封信,送给伪大队长,警告他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要团结抗日,争取和平。”庄林当即写信一封,让韩兆轩送给伪大队长,令其率部下投降保命。刚逃在此处的伪大队长带着一个警卫员,前来谈判。张爱萍说:“我们新四军说话是算数的,你们必须在20分钟之内投降。如不投降,我就给你吃家伙。”伪大队长知道陈家港已经失守了,看到新四军这阵势,早吓得心中发毛,点头哈腰地答应回去与弟兄们商量商量。韩兆轩掏出手枪,指着他说:“你不要走了,现在就在这里喊他们下来商量吧。”伪大队长就赶快喊话:“人家新四军那么多人,你们打不过的,人家又不搜腰包,趁早缴械保命吧。”伪中队长杨景科早被新四军的攻势吓得六神无主了,听大队长这么一喊,立即率全部伪军缴械投降了。至此,共有7处盐圩子被我军收复。同时,七旅十九团和二十四团也歼灭了大源盐场和庆日新盐场的敌人。

  这次战斗,新四军俘伪军第四大队长王寿昌、第七大队长郭克勤等435名官兵,缴获迫击炮3门、掷弹筒3个、轻机枪4挺、长短枪414支、子弹37000发、无线电台2部、伪币百万余元、食盐48万担、粮食及其他战利品若干。我军仅牺牲1人,负伤12人。

  战斗胜利结束后,我军在陈家港休整了8天,将缴获的粮食等其他物资,分发给群众,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群众工作,帮助群众盖房,帮助盐民修复产盐滩地。由于当时尚处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3年12月),敌我力量悬殊,根据毛主席游击战思想,新四军在组织群众抢运缴获的食盐等武器装备后,撤回了根据地。用不着任何人下命令,盐民和镇上群众,主动赶来帮忙,把一麻袋一麻袋的淮盐放在独轮车上,一车一车地推往根据地。这些淮盐为抗战战略相持阶段的最后半年及战略反攻直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战前亲自给部队作动员,战斗中深入前沿指挥作战

  1943年7月10日,张爱萍写下一首词以纪念这场战斗:“乌云掩疏星,狂涛怒号鬼神惊。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渴望亲人新四军。远程急行军,瓮中抓得鬼子兵。红旗风展陈家港,威凛。食盐千堆分人民。”

  主要资料来源:

  《革命战争中的淮北盐场》(《江苏革命历史丛书》,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5月第1版)

  《江苏盐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胡可明,男,江苏省连云港市,汉族,大专学历,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退休),盐业史爱好者。)

标签:陈家港;江苏盐业史;盐场
责编:张雅倩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