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与少年共话未来,照亮苏州北美学子成长之路
2025-09-09 12:06: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映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风起青蘋开卷帙,舟扬碧海向云程。9月8日下午,2025-2026学年度开学典礼暨张勤院士专题讲座在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体育馆隆重举行。从庄严的国歌奏唱到激动人心的奖学金颁奖,从学生代表的激情演讲到院士的精彩分享,整个会场充满了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原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董事长王斌泰先生,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勤先生,江苏吴中集团董事、党委书记卓有先生,江苏吴中集团董事、总裁施凯先生等嘉宾及校领导出席了活动,与全体师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校长致辞:循光而行,探索未知

  下午2时,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总校执行校长王莹博士首先致辞,她用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展示了学校去年的卓越成就: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696封,涵盖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国内升学同样表现亮眼。

  "我们这一代成长在信息过载但思想稀缺的时代,"王莹校长寄语学子,"真正的学术成长,是一场“反向的修行”,需要你主动走向不舒适区,去啃晦涩难懂的经典,去参与观点碰撞的辩论,在实验室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依然坚持。"

  她希望孩子们追求的,不是一张简单的世界名校通行证,而是一套内置的、可持续升级的“内驱系统”,其核心燃料正是科学家精神那束永不熄灭的好奇与求真之光。

  奖学金颁发:荣誉时刻,掌声为奋斗者响起

  在热烈的掌声中,奖学金颁发环节将典礼推向第一个高潮。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副校长、苏州百美外国语学校校长 吴光宇宣读2025-2026学年度“培亨奖学金”与“爬藤奖学金”的颁发决定。他勉励获奖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挥榜样作用;并号召全体学生见贤思齐,秉持“美美与共,卓越惟斯”的校训精神,努力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人才,为校为国争光。获奖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从校领导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随后颁发的是"爬藤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攀登世界学术高峰。当一等奖获得者从张勤院士和王斌泰董事长手中接过证书时,全场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优秀者的祝贺,也是对每一种奋斗的致敬。

  学生心声:以热爱为舵,驶向广阔世界

  “这套系统的核心,不是分数,也不是绩点,而是‘我愿意’三个字背后的热爱。”学生代表林靖轩在发言中坦言,热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夜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是代码与诗行中共振的美感,是面对未知依然敢说“让我试试”的勇气。

  在他看来,真正的国际视野,是既能读懂《华尔街日报》的头条,也能随非洲鼓点起舞;既能拆解地缘政治棋局,也能为一场小众展览驻足。“起航,意味着责任——它不是外界强加的负担,而是能力与热情交汇后的自然选择。”

  院士开讲:领略核电科学的魅力

  国际核能院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张勤带来的专题讲座《核电: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的杰作》。张院士从古希腊原子论谈到现代量子力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核裂变、核聚变的科学原理,并介绍了“大亚湾”“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我国自主研发核电技术,以及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让学子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他还分享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核电安全故障诊断,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内容翔实、前瞻生动的科学盛宴。

  与院士对话:科学精神,照亮青春

  "核电站里的核燃料,它的威力有多大?比如,一颗像乒乓球那么大的核燃料,能让家里的电灯亮多久呢?" "您觉得在未来,会不会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个迷你小反应堆来供电呢?要实现这个梦想,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少年对话院士"环节,学子们争相举手,向张勤院士抛出一个个充满思辨的问题。

  一位同学问道:"除了发电,核技术好像还在很多地方帮到我们。我妈妈说医学中的放化疗好像也跟核技术有关?还有什么特别贴近我们生活的应用吗?" 张勤院士认真解释道:"你说的很对,用核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癌症的诊断,还可以直接用于治疗。除了放疗这种传统治疗癌症的核技术手段,硼中子俘获疗法成为新兴的治疗癌症的核技术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精准定位癌细胞,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治疗的副作用也较小。"

  另一位同学关切地提出:"如果想未来投身于核电或其他前沿能源领域,像我们这样的中学生现在应该做好哪些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您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张勤院士赞许地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首先,一定要打好自然科学的基础,它们是通往能源科学的钥匙。同时,保持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多关注科技前沿,多问为什么。此外,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也很重要。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回想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关键实验曾经连续失败许多次。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排除了一种不可能,离真理更近一步。科学的魅力不在于轻易成功,而在于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勇气。希望你们保持这样的勇气,未来能源的突破也许就来自你们的坚持。"

  这一刻,没有年龄的差距,只有思想的碰撞;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求知的热忱。张院士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用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给予解答。学子们炯炯有神的目光和院士慈祥的微笑,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新学期已然启航,这场融合了学术表彰、思想启迪与科学对话的开学典礼,为全体师生注入了满满信心与动力。新时代呼唤我们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愿每一个北美学子都能以科学为光、以家国为念,向未来坚定前行,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靓丽的成绩!

映婳

标签:院士;奖学金;北美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