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苏州湾薪火课堂让校外教育绽放别样精彩
2025-09-01 12: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姚莉莉  
1
听新闻

  2025年暑期,吴江区太湖新城关工委充分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果,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精心打造了“邻聚力·苏州湾薪火课堂”共建项目,不仅极大丰富了校外教育内容,弥补传统教育不足,更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五老”启动红色引擎

  “万水千山,风雨兼程,无悔的征途,多少年过去我依然心动……”今年暑假,吴江区南下干部儿女五老工作室负责人曲小敏走进吴江太湖新城职工子女夏令营课堂,带领孩子们重温“南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她用生动的讲述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将红色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吴江这片热土,深深烙刻着南下干部的奋斗足迹。如今,他们的后代正亲手传承这份珍贵记忆:党史专家徐佑永生动讲述吴江全境解放的烽火岁月,潘克敏老校长通过《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重现革命历程,吴江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于振华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国情怀》树立精神标杆……这簇红色薪火,必将在新时代少年心中愈燃愈旺。

  为了让红色信仰生根发芽,吴江太湖新城关工委以南下干部儿女五老工作室为核心引擎,整合本地南下干部后代、党史专家、公益组织等优质资源,将独特的地方文化基因融入青少年主题教育,打造出具有太湖新城特色的“邻聚力·苏州湾薪火课堂”共建项目。

  “五育并举”绽放成长之花

  “下面老师要提问咯!哪个小朋友能背诵《枫桥夜泊》?”“浦老师,我知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运河文化宣讲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参与。来自“鲈乡社科大讲坛”的浦菲老师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课程,以《舌尖上的大运河》为题,从一碗头汤面到一盘松鼠鳜鱼,深入浅出地讲述京杭大运河如何孕育了苏州的饮食文化与风雅气质。

  针对当前教育中“副课”边缘化的现象,吴江太湖新城关工委积极探索让校外教育成为课堂有力补充的新路径。“邻聚力·苏州湾薪火课堂”作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实践,构建了“红色铸魂、普法强基、平安守护、科技筑梦、文化润心、研学实践”六大课堂体系,开发了24门精品课程,全方位助力时代新人培养。

  在德育方面,南下干部后代亲述革命历程,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智育层面,讲述程开甲、杨嘉墀等吴江籍科学巨匠的故事,点燃科技报国理想;体育维度,引入木兰拳等传统体育项目,激发运动热情;美育方面,通过非遗技艺、歌剧鉴赏、创意故事会等课程,提升审美素养;劳育实践中,孩子们走进江澜农业实验田、苏州湾集团太湖绿洲等实践基地,在亲身劳作中体会创造的价值。

  “邻聚力”凸显品牌效应

  “邻聚力·苏州湾薪火课堂”以其精准的定位、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模式,将优质教育服务输送至松陵、横扇、八坼三个街道52个村(社区),今年暑期累计开展课程超100场,实现辖区校外教育全覆盖,服务青少年超3000人次。

  项目的广泛影响力源于强大的“邻聚力”。吴江太湖新城关工委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汇聚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育人合力,吴江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化身“法治副校长”“贴心辅导员”,将“金盾护苗”“彩虹伞”“检爱江苗”“律护成长”等优质法治安全教育课程精准送达。与此同时,苏州大学高校智库、“江苏吴江守护未来”女童保护团队志愿者、劳模先锋、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加入,不仅成为资源提供者,更担当 起课程的共同设计者和质量把关人。

  这种“关工委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形成了目标同向、资源互补、效能叠加的“教育共同体”,充分彰显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下一代的温度与力量。“邻聚力·苏州湾薪火课堂”已成为吴江太湖新城凝聚社会共识、深受家长信赖、广受孩子喜爱的校外教育品牌,交出了一份融合家乡文化、赋能青少年成长的崭新答卷。(太湖新城关工委 姚莉莉)

标签:太湖;课堂;苏州
责编: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