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公安:“小黑哥”提升战力有一套
2025-08-07 20: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陶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镊子尖端在电路板上投下凝重的阴影,昆山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陈礼强屏住呼吸,指尖的力道精确到毫厘。在陈礼强排爆工作室内,这位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的特警正带领其他队员,俯身研究一枚模拟爆炸装置。大家全神贯注紧盯着眼前不足0.1平方米的小装置,紧张的气氛之下,每个人的额角都冒出豆大的汗珠,沿着脸颊滑落在桌面上晕开一个个小圆点。

  “红色导线通常代表电源,但这里是个陷阱。”他边说着,手中的工具灵巧地绕过伪装线路,“真正的起爆线藏在蓝色绝缘层下面。”陈礼强熟练地将各种零配件拆解、分析,接着又一遍遍组装、还原成一个完整的爆炸装置模型。

  这位沉浸于拆装研究的硬汉,曾是武警浙江总队直属支队“黑豹突击队”的尖兵。2012年,他特招加入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褪去“橄榄绿”,换上“警察蓝”,成为一名守护城市安宁的“排爆手”。因常年训练和实战风吹日晒,皮肤黝黑,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小黑哥”。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排爆手,比起‘运气’,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日复一日的系统训练。”陈礼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半路出家”的陈礼强正是凭着一股子钻劲,抓住每一次部、省、市安检排爆培训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恶补化学、物理、电子知识,自购零件制作各种爆炸装置模型,将五花八门的引爆器原理刻进脑海,硬是把自己逼成了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行家里手。

  有一次,一个建筑工地掘出一枚沉睡多年的70公斤重型穿甲弹!现场紧临居民区,夜色深沉,照明有限,处置难度与风险陡然倍增。

  陈礼强临危受命,凭借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判断常规人力转移风险极高,于是巧妙利用工地塔吊开展排爆。他站立在炮弹下方跟随移动,一边虚扶弹体避免震动,一边通过手势和对讲机指挥操作员不断微调吊臂角度与速度,确保弹体绝对平稳,直至炮弹被精准、平稳地放入特制防爆罐车。

  这次经历让陈礼强意识到,有了团队协作、规范流程和贴近实战的训练更能一击必胜。2024年9月,由陈礼强带领的排爆工作室建成了。这里不仅是他和队员们拆装研究、模拟演练的“实验室”,更是提升战斗力的“孵化器”。他带领“搜排爆组”骨干,将无数次实战经验与教训熔铸提炼,创新打造出一套覆盖“全链条”的《涉爆警情处置规范流程》,为一线民警处置涉爆警情提供了详实、科学、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指南”。

  除了钻研技术,陈礼强和队友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身着70斤重的防爆服进行筷子夹黄豆、穿针引线、过独木桥等训练科目,5公里越野、110米障碍跑、负重攀绳索更是家常便饭。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我们坚持不懈训练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陈礼强说。如今,排爆工作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他带领着团队用专业、勇气和智慧,为城市的安宁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陶奕

标签:陈礼;爆炸装置;特警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