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主动防控打造毒品治理新模式
2025-08-06 23:0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彪 王野  
1
听新闻

  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坚持创新驱动、主动防控,通过打造《山海经》等沉浸式禁毒宣传IP、建立“笑气”全链条监管机制、实现易制毒化学品100%数字化管控等系列务实举措,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新模式。上半年以来,徐州涉“笑气”滥用案件同比下降20.3%,全市855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全部纳入智能监管。

  文化赋能,打造禁毒宣传新IP

  6月22日晚,徐州文庙历史文化街区,飞檐斗拱间暖黄色的灯笼渐次点亮,“镇山海毒兽 护彭城青春——《山海经·毒物现形记》沉浸式禁毒特展”在此启幕。活动借助上古传说中的狰狞毒兽,以奇幻形式展现毒品危害,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探秘。为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现场还设置多个沉浸式体验环节,吸引市民游客逾2万人次。

  “我们突破传统宣教模式,将传统文化IP与现代禁毒教育深度融合。这种可观、可感、可玩、可记的沉浸式体验,让禁毒知识更易入脑入心。”徐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葛晓华说。

  别出心裁,寓教于乐。徐州市公安局着力打造“无毒彭城”品牌,创新构建立体禁毒宣传体系,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剧演绎和真实案例剖析等多角度诠释毒品危害,持续深化“无毒社区”“无毒校园”建设,同时整合“彭城义警”“高校禁毒志愿者联盟”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禁毒格局。

  针对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风险,徐州市公安局广泛联合驻徐高校,举办“防范成瘾性物质滥用”主题讲座,同步发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禁毒宣传,筑牢校园禁毒防线。

  双轮驱动,抑制“笑气”滥用势头

  “年轻人在猎奇心理驱使下,成为‘笑气’滥用的主要受害者。”禁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方军说,部分吸毒人员为逃避查处打击,转向滥用未列管成瘾性物质。令人忧心的是,九成以上被查获的吸食者为35周岁以下。

  为此,徐州市公安局针对性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的关爱帮扶体系,充分动员民警、社工、网格员等力量,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全市“笑气”滥用人员底数,逐人建档,在查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跟踪管控,全力抑制“笑气”滥用势头。

  “每次看到警方宣传单上受害者的照片,就像看见自己的将来,我想把人生拉回正轨,再也不愿被它控制了!”近日,睢宁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来了一名特殊的投案人——“00后”小伙徐某主动上交13瓶“笑气”,下定决心告别一直被操控的生活。

  “我们坚持双轮驱动,不仅要宣传教育、依法查处吸食人员,更要深挖违法销售网络。”方军告诉记者,市公安局依托公安数据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搭建数据模型开展多维分析研判,全面梳理“笑气”违法生产、流通、销售网络,形成精准识别、预警监测、高效处置的打击治理模式。

  管服并行,护航企业安全发展

  “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必须完整规范,严格按标准填写。”6月18日,禁毒支队民警走进徐州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企业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库房管理及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企业负责人说:“民警的定期指导提升了我们的安全意识,更夯实了管理基础,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

  徐州市公安局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动态监管体系,强化对重点设备和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持续推进易制毒化学品信息化、行业化、等级化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机制,形成严密管理闭环,确保经营合法规范。“我们按照‘全生命周期’管控要求,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强化涉毒涉危涉爆等多重属性易制毒化学品全流程监控,做到严格规范、应管尽管,彻底消除监管盲区。”禁毒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李召介绍。

  监管无声,服务有感。徐州市公安局因企制宜,服务前置,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为易制毒化学品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和政务服务,积极推动将易制毒化学品审批纳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社会征信系统,企业无需再提交非经办人身份证、营业执照等材料,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同时,徐州市公安局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充分运用释法说理、警示劝诫及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探索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首次违法预警提示等路径,引导、督促相关企业自觉守法,积极打造富有警种特色的民生警务,全力做好易制毒化学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航员”和“守护者”。

  (王彪 王野)

标签:沉浸式禁毒;易制毒化学品;笑气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