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淬炼 苏大学子完成“课堂到产线”的跨越
2025-07-18 13:23: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高珊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这是一场从校园到产业的科技长征,让我真正明白了工程师的责任与价值。”7月16日,在苏州大学与小米集团联合打造的“硬核工程师训练营”结业仪式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吕贺手捧结业证书,难掩激动。15天前,他还是一个对产业一线技术懵懵懂懂的在校生。15天后,他和团队开发的项目已获得小米技术预研库产品化落地评估资格。谈及这15天的经历,吕贺感慨“就像一场高强度的技术攻坚!”

  “我们看到,企业迫切需要具备扎实工程化能力的人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凤坦言,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部分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对产业实际需求了解不深,职业规划存在迷茫。为此,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小米集团深度联动,聚焦产业核心技术领域,采用“理论—项目—实战”三级跃迁培养体系,架起校园到企业的“直通桥”。首期训练营吸引了101名学子报名,历经15天全日制攻坚,最终63名同学完成严苛考核,实现从课堂到产业的跨越。

  在训练营中,小米导师们手把手带教,从问题分析到方案落地给予全程指导。苏州大学2023级研究生王丹从对企业技术研发流程的陌生,到能独立完成模块开发并被纳入小米工程师测试库,让她真切感受到了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结营仪式上,“小米—苏大工程师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校企联合培养迈入常态化。据陈国凤介绍,双方计划将短期训练营升级为学期制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申报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课题,共建智能硬件实验室和“苏大—小米创新工坊”,扶持学生创业项目产业化。同时,学校每年定向输送100名学员进入小米技术人才库,开辟实习就业绿色通道。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靳葛表示,学校已将训练营纳入“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小米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专场招聘会、职业规划工作坊等形式,为学子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

  当63名学子带着结业证书走出实验室,他们的成长轨迹逐渐明晰。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正让课堂知识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学生的职业规划从模糊走向清晰。作为小米集团在长三角重点高校布局的深度产教融合项目,“硬核工程师训练营”不仅为学子铺就了成长快车道,更努力为数字经济时代校企协同育人提供“苏大方案”。 高珊

标签:小米;训练营;苏州大学
责编:陈衍晖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