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民俗博物馆位于潘儒巷32号,馆舍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的后四进(原为贝氏宗祠)。据了解,苏州民俗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展示都市民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于1986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成建制并入苏州博物馆。2024年7月,苏博启动了涵盖建筑修缮、展陈提升、消费场景升级在内的综合提升改造。
今年6月28日起,将于原址焕新开放,市民游客可免费免预约参观游览。苏州民俗博物馆常设展览,以“赏四季”“飨三餐”“礼一生”三大主题为轴线。系统呈现苏州独特的民俗文化。“赏四季”展厅,通过“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冬风如饴”四个单元,重点呈现元宵、端午、中秋、除夕及迎财神等传统节庆风俗与活动。苏州博物馆馆藏明星文物“五路财神出巡仪仗”小摆设,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灯彩”代表作龙舟灯、凤舟灯,都将以更精美、立体的展出形式与公众见面。
“飨三餐”展厅以“一碗面”“一杯茶”“一块糕”为线索,诠释了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传统:吴地年夜饭、苏式暖锅、苏式面、苏式糕团、碧螺春茶……
一副卖小吃的骆驼担,更是勾起了满满的童年回忆。
“笃笃笃,卖糖粥……”
伴随着展厅内软糯的吴语童谣,那些记忆里的老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礼一生”展厅则保留并突出了原“贝氏宗祠”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精心保护下来的近代壁炉、花砖,彰显着独特的审美格调。而独具匠心的行李箱式展柜,串联起“初入世”“少年时”“花烛夜”“黄昏后”四个阶段,仿佛一次进行中的人生旅程,系统呈现苏州人的生命礼仪。
改陈后的民俗博物馆更加充分地运用了建筑空间,打造了新消费场景。将开放二楼区域,打造为满满复古风的咖啡厅和吴语茶社。同时,苏州民俗博物馆艺术品商店也会随之亮相。它既是一间独立在展厅外的“小洞天”,又是民俗博物馆的一部分,延续了苏博文创将商店打造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的理念。
暖调木色和墨绿色的主色调、近代样式的店招、拨号电话、复古台灯、台式留声机、老地图、桃花坞木刻版画等氛围陈设,让旧时光的味道扑面而来。针对此次民俗博物馆开幕,苏博特别设计了民俗系列文创,首批推出新品近三十款。其中,有基于民俗博物馆建筑开发的“壁炉发光冰箱贴”“花砖杯垫”“花砖冰箱贴”,有为开馆特别呈现的纪念门票,有根据龙凤彩舟设计、寓意“龙吟凤鸣,乘风破浪“的冰箱贴;有“吴地年夜饭”系列、“糖粥冰箱贴”“骆驼担冰箱贴”等承载了旧时记忆的美食化身;“水八仙毛绒挂件”“鹤桃毛绒挂件”则用Q版毛绒的可爱形式,呈现了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习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