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月19日凌晨,苏州工业园区开启第三轮核酸检测,金鸡湖街道迅速部署,在第三轮的基础上规划出更优方案、更细举措、更强落实,为抗击疫情的“园区速度”助力。
与时间赛跑,黎明前到位
春寒料峭,下过雨的苏城,天气格外湿冷,但金鸡湖街道56个社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搭建雨篷、贴好一米线、手持小喇叭、穿好防护服、准备好棉签、放置好采样台、配备洗手液.......时间紧迫,一分一秒也容不得浪费,56个社区所有管辖小区采集点全线发力,用“速度与激情”迎接黎明的到来,迎接居民的到来。
早上6点15分,星桂、海尚、国际水岸、时代广场北社区陆续“开张”,迎来不少居民前来检测,在志愿者引导下,居民在一米线的安全距离内有序排队。
与温度抗衡,暖心又暖胃
热乎乎的咖啡、暖心姜汤、贴身的暖宝宝、爱心小米菜粥、自制暖水袋、艾灸贴……连日来,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都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热心居民纷纷为他们送上温暖关怀,感谢他们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
“你们辛苦了”“保护好自己,多加小心”……2月18日早上,50杯热乎乎的咖啡送到海尚社区居委会,让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倍受感动。
“非常感动,心里暖暖的。”社区书记陈佳娴收到热咖啡后感谢道,有居民的支持和鼓舞,更有信心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从早上到中午时间段,金鸡湖街道互动群内不时闪现热心居民送来的暖心姜汤、暖宝宝、爱心小米粥、艾灸贴等各类暖心图片,让全体工作人员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关爱。
与大爱同行,“绽红”志愿红
在双湖湾花园第4点位,小区居民顾琼花、郝丹、陈永华一大早就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在核酸检测现场做起志愿服务。据悉,郝丹曾在武汉发生疫情时参与志愿者工作,有较强的实战经验,对现场核酸检测不陌生,很快上手并投入进来。而顾琼花和陈永华已参与了前两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得知第四次核酸检测也将开始,两人放弃休息时间坚持报名参加,并主动在现场做起了简单的志愿培训,成为现场的“技术指导员”。
“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做一点,多跑一点,多录入几个,减少工作量,工作人员就能早一点休息。”简单的话语,朴素的语言,带给工作人员太多的感动。
在城邦社区,居民又见到了两张熟悉的“洋面孔”,苏贝妮和苏杰夫夫妇正在做志愿服务。他们俩来自美国,在城邦社区居住多年,是社区有名的“网红民星”,一直参与社区志愿工作。城邦社区外籍居民多,每当需要对外籍人士沟通交流联络等问题时,苏贝妮和苏杰夫都会来帮忙,为社区和外籍人士架起“语言桥”。
“请出示下苏康码,黄码人员暂时不能做核酸,请扫码进群,稍后群里会另行通知核酸检测时间。”小当家张苏赫正在认真履行查验苏康码的工作。这是他第三次报名天翔社区的志愿者了,也是他第三次穿上隔离服了。张苏赫是新城花园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妈妈是天翔社区的居民小组长。受母亲的影响,他一直都热衷于社区志愿活动,曾多次参与社区志愿工作。作为社区年纪最小的一线志愿者,他曾在2月16日的核酸检测中他穿上全套防护服,负责居民信息录入工作。这次他主动承担了苏康码查验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抗疫攻坚,少年有担当。”
疫情之下,“红马甲”活跃在各个角落,投身在抗击疫情的各个战线、各个角落,让“志愿红”处处绽放,处处可见,成为这个疫情战场上最靓丽的风景线。
与责任同步,多元力量参与
“居民朋友们,2号点位现在稍空,请大家戴好口罩,打开‘苏康码’,前去核酸检测。”伴随着无人机升空喷洒消毒液,这段“喊话”也在高空缓缓播出。
没错,这就是城邦社区的硬核防疫措施之一。疫情发生后,苏州青年蓝天救援队就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走进城邦社区,在区域核酸检测现场,为居民提供宣传引导、绿码询查、维护现场秩序等志愿服务。2月16日,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时,苏州青年蓝天救援队运用专业无人机设备,协助社区通知居民错时核酸检测,减少居民聚集。2月18日,无人机再次承担现场消杀任务。
“疫情之下没有旁观者,你我皆是局中人。我们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苏州青年蓝天救援队负责人表示,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广播”+消杀,不仅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及时传递信息,及时管控,既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又能节省人力,提升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三得。”
“知道她工作辛苦,亲身体验了,才理解社工工作的平凡与伟大。”早上5点,天未亮,只有街角的路灯陪伴着匆忙而过的行路人,小雨伴着寒风让苏城格外得冷。苏州高泰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熙岸社区副书记刘新湖的爱人邓安进早早带着儿子来到社区,参加社区志愿工作。从早上5点多持续到下午2点,他才吃上饭,喝上一口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我十分担心这群守护我们的一线人员,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走进社区,为他们分担一些,哪怕只是简单的分发物资。”邓安进表示,自己工作单位的负责人今天也在现场,他们组成了三人志愿小分队,分配在不同的岗位,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与温暖相伴,检测送上门
“您好,我们来为您做核酸?您身体怎么样……?”“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四季新社区,工作人员刚一敲开门,就传来吴阿姨的连声道谢。原来,年前吴阿姨因外出不慎摔跤,右腿骨折, 一直在家休养。“前天,我硬撑着走到现场,回来后,感觉不舒服,让我心理不得劲。所以,这次尝试与社区联系能否提供上门服务,并得到了肯定答复。”吴阿姨十分高兴地表示面对疫情高压,社区想的很贴心、很周到,让她幸福感满满。
据悉,在金鸡湖街道,像为吴阿姨这样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只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疫情,社区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变身为“摆渡人”,愿者组成“心理医生”,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大家的焦虑......每一个人都尽已所能,参与其中,为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奉献小我。
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咛,一趟趟不辞辛劳的奔跑,让居民安全感底色十足。在这场众志成城的疫情保卫战中,金鸡湖街道全体人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等每一个人都在抗击疫情的战场努力拼搏,共同筑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金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