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交通运输事关民生福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紧扣企情民意,加快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因地施策,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烦心事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通企业发展硬梗阻,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永钢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也是张家港市南丰镇一家重点企业,在水路物流运输、现有航道提档升级上一直存在瓶颈制约。2021年,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从铁路专线规划、航运安全生产保供、通航船舶管理、清洁绿色运输四方面入手,协调张家港市铁路办开展永钢铁路货运专线增设方案研究,为永钢实现由公水运输向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企降本;协调张家港市港航中心开展水工测算,完成七干河航道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整治,有效提升桥梁防碰撞能力,全面完善桥涵标、桥灯柱、桥梁警示标志。
同时,指导企业投入800万元对六干河、七干河沿线布设高清监控探头26个,实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控网络与企业监控网络两网并进,全力护航内河航道水运安全。“通过交通运输部门的指导服务,极大降低了我们企业运输成本。”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联峰实业副总经理眭志松介绍,2021年,企业还投资2000万元更新20辆新能源运输车辆,加大码头清洁运输项目建设,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90%,落实专门船艇全年收集到港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1800多吨,打造了交通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新样板。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降本增效、降本增绿。”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书记陈颖捷表示,为打通企业发展硬梗阻,支部党员对接码头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港口码头环评进行专业辅导,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符合条件的码头全部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辖区5家码头顺利通过环评。
畅通“微循环”增供给,助力乡村振兴
为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021年,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配合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做好客运中心异地新建,该客运中心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是集客运、农村旅游、农产品集散于一体的智能化农村综合运输服务中心,项目预计在2022年11月建成投用。“客运中心建成后,依托完善和便捷的农村公交路网,串联美丽乡村景观设施节点,拉动环线周边业态发展,激发农文旅发展的新活力。”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兴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磊如是说。
要想富,先修路。2021年,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配合属地农路办,投资16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乡村道急弯陡坡、连续下坡、临水沿河路段和公交、校车、旅游车重点险要路段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畅通“微循环”,为南丰镇永联村、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彩虹富民路”“荧光休闲路”“农趣采摘路”“特色产业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等新型乡村公路21.45公里,既有效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和人居环境,又带动了沿线葡萄、桃、草莓种植等农业经济发展,助农增收。
“交通运输服务得好,乡村振兴就更有保障、更有底气,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委员高明君说道。
接地气让利于民,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交通部门腾退公交首末站,然后改造成停车场,小区居民都非常开心。”近日,南丰镇民丰小区居民叶涛高兴地说。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成为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属地政府支持下,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主动对接公交公司,对原有2500平米公交租用场地及其附属设施进行腾退,规划建设86个标准汽车泊位,有效缓解困扰南丰镇民丰小区居民和临街商铺业主多年的停车难问题。2021年,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帮助村(社区)解决百姓出行问题6个;举办公益集市,将理发、量血压、测血糖等实用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在党员中心户建立党史学习教育站点,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社区楼道、百姓家门口。
“支部始终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用心做好富民‘答卷’。” 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委员张成说道。
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