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为残障人士举办了一场以“以残助残,励志前行”为主题的经验交流学习活动。与以往来社区进行交流分享的老师不同,肢体残疾(高位截瘫)的邵苏华来到社区的方式让大家惊艳。
看见邵苏华驾驶着小轿车来到现场,这让现场的朋友们欢呼雀跃,纷纷围上来仔细看。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邵苏华“是怎么做到的?”“那你怎么下车?需要人帮助吗?”邵苏华向大家展示了他的C5驾照,解释说,随着科技的发展,驾驶汽车是可以用双手来完成的。这个也属于正规驾照,是国家政策允许的,就是鼓励残障人士多多走出家门。邵苏华从轿车里把两个轮子,还有一些零配件拿出来,并且迅速组装起来,很快竟成了一个可拆卸纤维钢结构的轮椅。邵苏华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就可以完成从汽车到轮椅的转换,惊得大家连连鼓掌。助残志愿者顾春良用手机拍摄了小视频,打算分享给那些不方便出门的残障朋友。这个秘密武器再装上一个电动龙头后还能改装成一辆电瓶车。
交流分享活动开始,邵苏华讲述了他自己的励志故事。2008年,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他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伤到了脊髓,造成高位截瘫。当时的他一度颓废,轻度抑郁,感觉人生已经没有了出路。他自卑,总是会感到别人异样的眼光;不愿意与人交流,终日沉迷游戏。后来,他逐渐开始正视困境并面对困难,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群体,并且鼓励自己多学习。他开了家电脑维修店,重新开始融入社会。聪明、勤奋的他做事认真、坚韧,训练上肢力量,苦练轮椅技巧,让轮椅成了他的双腿。不气馁的邵苏华,借助轮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甚至走出国门。2016年,邵苏华加入了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他开始教别人使用轮椅的技巧,教他们如何去商场、公园、超市,如何锻炼身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要放弃自己。从邵苏华老师身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考取了残疾人驾照,有了汽车的帮助,邵苏华可以去更远的地方。不仅这样,他还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用轮椅完成42公里的赛程。他和小伙伴们组建轮椅舞操队,认真排练,让大家看到他们坚毅的决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邵苏华给大家播放了他和小伙伴们的轮椅舞视频,并在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轮椅技巧。交流会现场掌声不断,气氛十分活跃。邵苏华的演讲绘声绘色、生动感人,让现场的听众感同身受又感慨万千,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只要能活着,就要好好地活下去。 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