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组织空巢、孤老及高龄老年居民开展了邻里守望欢度重阳节的活动。重阳节的由来、你比划我猜小游戏等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活动结束后,社区党群志愿者还将象征着快乐、长寿的重阳糕送到10户老居民家中。
重阳节让南环第三社区活动室内热闹非凡。参加重阳节活动的老年居民陆续赶到活动现场。“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活动一开始,居民就被志愿者老师的问题给问住了。老师就为大家普及了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因定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称为重阳。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又被大家称为敬老节。在居民的要求下,志愿者老师将重阳糕、插茱萸、登高、赏菊等风俗习惯逐一进行了介绍。志愿者老师介绍重阳糕时表示: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已复核重阳(羊)之意。老年居民们听了连连点头,纷纷表示:重阳节还有这么多讲究。活动中,大家还分享了《九日齐山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在诗句中一起回味当时古人对重阳节的不同心境。
社区在活动中还安排了击鼓传花、你比划我猜的游戏环节。参加活动的有一位90岁高龄的奶奶,她和外孙女祁夏圆一起来社区参加重阳节活动。当大家得知她的年龄时,纷纷表示祝福。在击鼓传花游戏环节,大家纷纷邀请高龄的奶奶来敲鼓。你比划我猜的游戏最受居民喜爱,大家自发地组成了两人一组参加比拼。“七上八下”“落井下石”“打草惊蛇”等词语被居民演绎得十分搞笑。引得在座的居民朋友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还有居民朋友在游戏过后,还在互相回味着如何比划才能让词语更容易被猜中。
活动最后,社区为居民朋友们分发了重阳糕。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三社区党委书记赵雪江表示,通过活动不仅让居民增长见闻、感受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氛围,还能让大家彼此加深了解、提高协作互助的良好邻里关系。 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