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11月14日,南通市海门区委老干部局组织19名银发人才赴海门高新区开展“银发人才看海门”助力改革发展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的方式,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献智出力。
聚焦产业前沿,解码生物医药创新密码
上午,银发专家团走进海门生物医药产业的主阵地,围绕“党建引领、平台孵化、技术突破”等三个方面开展深度调研。在湖畔会客厅,深入了解了海门区生命健康产业链党建引领机制,“党建+企业+产业”的特色模式令老专家们频频点头;在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重点了解了园区生物医药领域平台孵化、人才引进、合作院校等情况,直观感受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活力;在百奥赛图公司,老专家们对模式动物培育、创新药研发等前沿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老同志们一致认为:这里的创新生态,正是生物医药产业突围的关键支撑!

助力乡村振兴,把脉高标准农田建设
下午,调研团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为民村实地观摩现代农机装备应用,详细了解花生、毛豆、油菜等作物的机械化收割流程;随后前往稻香村,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田块整齐划一、沟渠纵横相连,智能灌溉远程操作系统正精准调控灌溉,勾勒出现代农业的崭新图景。“通过高标准建设,这里实现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格局,不仅提升了粮食综合产能,更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老专家们对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开展座谈交流,凝聚银发智慧共谋发展
在“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座谈会上,银发人才紧扣调研情况,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动物科学创新路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从“农业新品种引进与地方品种保护”到“加强本土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再到“推广新型农机装备,提升机械化水平”……老专家们结合专业积累与实践观察,现场提出15条建设性意见,既有战略层面的方向指引,也有可操作的具体举措,为海门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参考。

此次主题研学活动,既是一次“接地气”的实地调研,也是一场“有深度”的思想碰撞。老同志们以“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的担当,用专业视角为海门发展“问诊开方”。下阶段,海门区委老干部局将继续搭建银发人才作用发挥平台,推动“银发智慧”常态化转化为发展实效,为海门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强劲的银发力量。戴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