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新时代孕育新业态,新业态催生新群体。如皋市江安镇从细“微”处着手,贴近“新”群体,了解“新”生活。坚持党建引领,“软硬”皆施,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逐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质效。
搭建“微平台”,新群体赋予“新”身份。坚持共享共治,巧挥创新治理“三板斧”,提升新就业群体主人公意识,促进基层治理汇入“新”动能。一是夯实党建根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大党建”格局。成立江安镇货车司机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利用好爱心驿站、微信群作为党员活动阵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凝聚力。二是反客为主,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开展“亮身份·当先锋”系列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同志亮明身份,承担政策宣传员、信息传递员、理论讲解员等第二职业。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向组织反馈,提升治理效率。三是设置激励制度,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积极性。对于表现积极、贡献突出的“新”力量,以颁发荣誉证书、发放超市购物卡等形式进行鼓励,增强先进典型荣誉感的同时激发更多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共治。
征集“微心愿”,小字条上了解“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新”。经前期摸排,全镇现有18家快递物流点,68名快递员,9名外卖骑手,1名网约车司机和251名货运司机。为更好地熟悉“新”生活,了解“新”需求,全镇积极开展“心愿找上门”活动,传递组织温暖,精准制定帮扶清单,打造个性化暖“新”服务。整合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型超市和热心商铺等阵地资源,打造“小蜜蜂之家”和“爱心驿站”服务站点,配齐硬件设施,提供饮水、上网、阅读、休息、充电等多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家可归”,延伸服务“到街到巷”。
提供“微服务”,小举措上展现“新”关怀。坚持过程导向,助力安“新”发展。除了配齐硬件设施外,软件服务也逐步跟进。聚焦全镇新就业群体工作特点,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小课堂,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聚焦全镇新就业群体工作需要,依托爱心驿站,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急救知识普及等多样服务。聚焦全镇新就业群体日常生活,创新关怀方式,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组织新就业群体爱心体检,开通暖“新”热线,实时接收新就业群体诉求,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