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援法议事”工作水平,孙庄街道成立援法议事联盟,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更强法治力量。
“联”合成立。13个村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百老议事、老兵调解、和阿姨调解团、个人调解工作室、“五老”工作等,建设各具特色的“援法议事”堂、站、所、亭。每村建立由村总支书记任议事长、村干部、法律工作者、辅警、网格员等不少于14名常任议事员的援法议事组织,同时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援法议事”制度、流程、规则,在各援法议事点进行公示并存档。为解决街道层面或需要跨村解决的援法议事议题,经孙庄街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成立援法议事联盟,提升辖区“援法议事”工作统筹能力。
“盟”发优势。援法议事联盟办公室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各村已完成的议事项目进行回头看,梳理成果,总结不足,同时对村级未完成的重点、难点议题项目分析研究,制定方案,促进援法议事项目顺利开展。联盟议事采取召集制,由援法议事联盟办公室视情况召开联盟议事会议,采取一事一议制度,形式包含集中议事、现场议事、走访议事、上门议事、接待议事等多种形式。联盟不定期组织各村援法议事成员开展业务培训、现场议事观摩、议事员工作交流会等活动,提升业务水平,促进援法议事水平整体提升。
“议”出成效。“援法议事”活动始终聚焦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法律角度对议题进行把脉,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问题。联盟的议事议题由各村援法议事议事长提案或由联盟办公室根据需要提议。援法议事联盟成立以来,共对9个提案和5个议题进行审议,通过走访调研、现场勘验、民意收集、普法宣传、矛盾调处、议事评析等多个流程,成功解决界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施工损坏公共财产、仁桥村三组秧苗枯死环境污染纠纷等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满意度。(杜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