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1月1日,“玄武·模数师学院”——AI青年人才实训基地启动仪式在南京玄武区珠江路锦创·未来城成功举行。活动以“数据驱动创新,AI赋能未来”为主题,南京市委组织部、南京市人社局、南京市工信局、玄武区政府、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国机数科、中节能大数据、达索系统、锦创集团、玄武大模型工厂等企业代表和首批培训学员共同出席。

“模数师”这一全新概念应如何理解?“模”代表AI大模型,是洞察规律的智慧中枢;“数”即海量数据,是驱动决策的关键资源;“模数师”正是将模型与数据能力深度融合的跨界人才,懂数据、会建模、善应用、能创新,成为AI时代推动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玄武区积极抢抓机遇,打造“玄武·模数师学院”,致力于精准对接企业转型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将高校毕业生快速培养成为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的AI实战人才,有效破解企业实际问题,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以产育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玄武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超在致辞中指出,玄武区作为南京主城核心区,已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创新百强区,在全省率先发展数据与大模型产业,抢先布局全省数据流通核心枢纽江苏国际数据港、行业大模型生态社区玄武大模型工厂,落地建设全省唯一数据交易机构江苏数据交易所,成功招引法国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百度南京中心、科大讯飞代码大模型全国总部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全区已集聚AI相关企业近400家,区内通过国家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居全省首位。

在项目的推进中,作为承办方锦创集团承担了关键角色。锦创集团执行总裁程苏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AI人才往往懂技术但不熟悉业务,懂业务又不掌握技术。‘模数师’就是要在两者之间构建一座翻译和执行的桥梁。我们全面负责学院的落地运营与生态链接,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共创、实战师资引入、培训场地与算力设备的保障,以及关键的企业端资源对接。希望首期学员能成为第一批‘吃螃蟹’并‘吃出章法’的探路者。”
未来,玄武区将全力建好“模数师学院”,聚焦企业转型需求与学员能力提升,打造“人才培育—就业支持—应用推广—产业升级”的生态闭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打造AI人才的“中央枢纽”。联合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AI课程、共享师资力量,与国机数科、中节能大数据等行业龙头深化“双师制”“订单式”培养,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与行业沙龙,确保学员掌握前沿知识与实用技能。二是构建青年才俊的“就业驿站”。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意向,拓展AI应用场景,通过实习见习、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玄武发展,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三是铸就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发挥学院桥梁作用,为行业企业、科创中心定向输送高素质AI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AI动能。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致辞表示,将全力支持“玄武·模数师学院”建设,通过师资参与、课程共建、实验室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共同构建“AI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对接—成果本地转化”的良性生态。
活动现场,玄武区副区长邵睿介绍了学院的建设背景、运行机制与未来规划;锦创集团董事长荆斌华分享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与会领导为首批学员代表颁发入营证书,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员代表龙艳红表达了投身AI学习的信心与期待。
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刘含告诉记者,她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是市场营销。听说“玄武·模数师学院”不仅提供免费业务培训,还可以推荐就业,所以非常感兴趣。“未来如果把AI结合传统的营销,一定会有更大的就业前景。”刘含说。

启动仪式最后,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成立“玄武·模数师学院”AI青年人才实训联盟,标志着“政校企共育”从理念走向实体,将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化推进AI人才培养与创新成果转化,为玄武乃至全市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此次启动仪式是玄武区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引才聚智的重要举措, 下一步,玄武区将坚持“人才优先、产业为基”的发展思路,推动人才集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造动能。“玄武·模数师学院”AI青年人才实训基地将持续释放“政企校”协同育人能量,依托AI实训联盟的平台优势,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解码者”与“开拓者”,助力玄武成为AI时代的人才高地与产业标杆。
记者 殷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