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力余|致敬当代神农——詹梅村《蒋力余<赠袁隆平院士>》楷书条幅研读
2025-10-31 21: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蒋力余  
1
听新闻

致敬当代神农

——詹梅村《蒋力余<赠袁隆平院士>》楷书条幅研读

蒋力余

赠袁隆平院士

黧黑谦和矍铄翁,壮哉当代一神农。

心忧四海生民苦,业济千秋肚腹空。

沙漠栽秧开绝域,海滨植稻立新功。

路途修远勤求索,山岳嵯峨耸碧穹。

  八秩有二的詹梅村先生,是故乡桃花江畔的学长、学者型书家、生命奇迹创造者。詹先生少年时为孤儿,小学毕业辍学务农,特殊时期在桃江二中读医务班,当时我读初中,遂结为知己逾半个世纪。詹梅村完全靠自修成才,生命意志坚强,笔者所撰十余部学术专著,詹君为第一读者,多有郢正,由衷感激。詹梅村所书本人《赠袁隆平院士》楷书条幅,为其中风10年康复之后的创作。詹梅村堪为励志之典范,书写拙诗深切表达了对“当代神农”袁隆平院士的景仰之情。

  袁隆平(1930-2021),籍贯江西德安,出生于北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老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造福中国,惠及世界,他以谦逊朴实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成为科学家的典范。笔者高中毕业回乡担任大队农技员,有幸与袁老有过一面之缘,印象深刻。《赠袁隆平院士》一诗创作于2020年12月29日,看到有关袁院士与科研团队研究海水稻取得重大突破的报道,激动不已,写下此诗。2021年5月22日传来袁老仙游的噩耗,悲痛万分,写下《挽袁隆平院士》一诗:“自古黎元最苦凄,几多荒岁待疗饥。鬻儿割肉为充腹,执戟挥戈欲养妻。倾掬丹诚培稻稷,驱除饿疾创神奇。万方洒泪君仙化,盛德生辉日月齐。”袁隆平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农业科学的辉煌篇章,对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小行星8117,于1996年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天文学家发现,于1999年10月正式获得国际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院士

  先读拙诗。“黧黑谦和矍铄翁,壮哉当代一神农”,首联概写袁隆平的形象、性格、卓越贡献。“黧黑”,黑中带黄。袁隆平身高适中,脸庞刻满岁月的痕迹,皮肤因长期在田间劳作而略显黝黑,晚年黑而清瘦,故用“黧黑”,暗示袁老执着顽强的探索精神。“谦和”:谦虚和蔼,言其高尚品格。袁老谦虚待人,生活简朴。他是平民科学家,不摆架子,特具亲和力,90岁仍坚持下田,被称作“泥腿子院士”。袁老淡泊名利,公开表示: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但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袁老特别重视团结协作,将“野败”试验材料无偿分享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购物专挑便宜货,10元一件的衬衫一次性买10多件,认为下田方便,比美观重要。“矍铄”:老而强健,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矍铄哉,是翁也。”袁老晚年健康状态良好。“壮哉”二字,极言袁老人格、贡献之伟大。“神农”: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发明耒耜,教导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推动人类从渔猎转向农耕文明,传说中他还建立了九井灌溉系统,制定农历指导耕种,使农业生产系统化。神农亲尝百草辨别药性,传说因误尝断肠草中毒身亡,被尊为“药王神”。将袁隆平比作“当代神农”,源于民间自发的敬仰和媒体的广泛报道。1990年,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因种植杂交水稻而致富,将袁老比作“神农”,为其塑像立传。后来官方媒体也以“当代神农”报道过袁老的 事迹,这一称誉,既赞颂其卓越贡献,又讴歌其奉献精神。

袁隆平与沙漠稻

  “心忧四海苍生苦,业济千秋肚腹空”,颔联概写袁隆平的济世理想和主要贡献。袁隆平科研团队培植杂交水稻,用科技手段解决了中国自古以来难以解决的吃饭问题,泽惠百代。中华以农业立国,而漫长封建社会因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兼之生产技术的落后,老百姓世世代代为吃饭发愁。解放前中国稻谷平均亩产在100-150公斤之间。兼之水利缺修,抵抗灾害的能力甚弱,租税又多,老百姓之苦可以想见。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108年至1911年共发生过1828次饥荒,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闹饥荒往往是最直接的导火索。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是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新中国建立,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幅度还是不大。1973年以前中国稻谷平均亩产在150-200公斤之间。截至2025年,而中国杂交水稻早稻平均亩产约为400.8公斤。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产量,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意义重大。杂交水稻于1973年获得成功,实现了籼型杂交稻的“三系”配套技术突破,1974年小面积试种成功,亩产超650公斤。1976年全国大面积种植,至1983年累计增产稻谷510亿公斤。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979年技术转让至美国,并在东南亚、非洲推广。袁隆平团队的贡献,的确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农业历史。

  “沙漠栽秧开绝域,海滨植稻立新功”,颈联概写袁隆平团队于水稻栽培技术的新突破,赞颂其不懈求索的执着精神。“绝域”:原义为极远之地,此处指沙漠。语出《后汉书·班超传》:“效命绝域。”2018年,袁隆平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受迪拜邀请,在极端沙漠环境中开展水稻实验种植。该地区昼夜温差超30℃,地表温度达50℃,地下7.5米为咸水,土壤为无法保墒的散沙。团队克服了高温、低温、沙尘暴等挑战,通过“四维改良法”技术实现水稻生长,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创造了全球首个沙漠水稻种植成功的案例。截至2025年,中国在沙漠种植的水稻面积达到3.2万亩。2012年袁隆平院士组建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耐盐碱水稻的选育研究,该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019年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所种“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达802.9公斤。2020年在山东东营垦利永安基地“海水稻”最高亩产860公斤。至2025年10月,中国海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种植沙漠稻、海水稻的核心意义是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无法利用的资源,提升粮食的保障能力,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创造了农业科学的伟大奇迹。

袁隆平与海水稻

  “路途修远勤求索,山岳嵯峨耸碧穹”,照应诗题、首联,赞颂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绩如万仞之峰耸立于天地之间。“路途修远”,化用屈原《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句不仅仅是赞颂袁隆平的执着精神,而且将袁隆平比作屈原,他是爱国科学家,他的伟大贡献犹如一首不朽的壮美诗篇。“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词”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美国前总统顾问、农业部部长助理帕尔格教授说:“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击退了饥饿的威胁,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说:“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诗作力求以简约清雅的语言描绘袁隆平院士的形象,赞颂袁院士的崇高品格和执着精神、奉献精神。袁院士与同仁攻克重重难关,培育杂交水稻,耄耋之年还有新的突破,培植出海水稻、沙漠稻,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袁院士的丰功伟绩确如嵯峨山岳永立于人民的心中。书法家景仰袁隆平院士,他于2015年10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开幕式上见到了袁院士,深以为荣。詹先生楷书条幅的创作,是特殊的借“物”抒情。他以耄耋之年,中风之后得到康复的手创造了这幅体现学养、才情、功力与生命意志的书艺佳品,把无声之诗化为有形之象,深入品读,的确令人感动和震撼。

  詹梅村为生命奇迹创造者、诗书兼修的学者型书法家,斯作抒情从正向切入,清雄萧散的楷书更能抒化一种庄严肃穆之情。书品为楷书条幅,所书均为简化字,加标点,着意以浅近朴素的语言遣意抒情,降低审美门槛,物化袁老的人格形象和奉献精神。詹梅村的书法语言体现兼融性特征,各体皆佳,追求诗书合一之境。书法以象达意,以象传情,古雅瑰奇,变动不居,这与诗词、音乐、舞蹈有相通之处。透过物化形式,仿佛看到一座高山耸立在我们的眼前,苍然挺秀,高耸入云。苍穹若崩,昂然擎之;雨雪冰雹,默然承之;狂飙突至,岿然挡之;品类之盛,欣然载之。但见雄峰竞秀,苍松挺拔,修篁娜袅,山花烂漫,蕴品类之盛,夺造化之奇,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脊梁的形象吗?袁隆平不正是无数雄峰中的一座吗?他的崇高品格、坚毅意志、卓越贡献不正如苍岑耸峙、劲松挺拔吗?这座高山将永立于人民心中。品赏斯作,袁隆平的形象、性格与岑峰松柏幻化为一。

  细加品读,斯作清雄的力感、灵动的结体、淡雅的墨色、遒逸的体势与诗境达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詹梅村各体兼佳,语言精纯丰富。他的楷书取法欧体,深得《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之遗意,而又游弋于虞、褚的婵娟罗绮之中,饶多赵孟頫的圆润晓畅、端庄灵秀,润以佛道美学的思想内涵,形成雄健灵秀、静谧清雅的语言风格。以诗书画印为代表的高雅艺术,为中华国粹,沉醉其中,亦能产生调动生命潜能的力量。詹梅村乃深接地气的民间书家,技之精与韵之雅浑化为一。作为中风康复之后的八秩老者,能写出如此骨力雄强、清气流淌的楷书佳品已创生命奇迹。书品之线条无一丝孱弱,刚强中见柔润,朴茂中见萧散,沉凝中见灵和。全幅以欧楷为骨,赵楷为态,诗意为韵。用笔苍劲沉稳,线性厚实滋润,淡化了欧楷刚硬的火气。结体灵秀清逸,萧散自然,仿佛看到袁老坚毅刚强而又淡泊谦和的形象。深品斯作,笔力清雄,神采焕然,行气晓畅,静中见动,动中见静,深见书家的坚毅意志与雅韵柔情,清雅的诗意如清风拂面,清泉洗心。

袁隆平与菲律宾稻农在一起

  清雄萧散,静谧灵和,应为詹梅村楷书条幅的主要特征。书作意象清雄,骨力沉凝,气韵清雅,意境灵和,书与诗偕,道以艺悟,拓展出丰美的联想空间。透过物化形式,当代神农的伟岸形象、谦和品格、坚毅意志仿佛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书家为励志典范,他的渊深学养、顽强意志、精湛艺术催人奋进,品赏佳构不觉物我浑化,逸气顿生,试以《读詹梅村楷书条幅有作》六绝六章作结:

之一

稻粱事业宏恢,泥腿专家伟魁。

热血丹心铸就,千秋不朽丰碑。

之二

万众心朝赤旗,改天换地山移。

兴修水利功卓,欣看雄鹰奋飞。

之三

尊崇当代神农,济世常怀素衷。

岂畏严寒酷暑,凝眸金稻迎风。

之四

耄龄系念嘉苗,北国南疆灌浇。

绝漠喜生秀色,海滨荡涌春潮。

之五

詹君游艺痴迷,半纪春秋未移。

苦涩酝成佳酿,琼笺流淌天机。

之六

掠取率更骨力,化裁孟頫风神。

写心写意锋劲,墨韵诗情雅纯。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民政部希望工程书画专委会智库顾问、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鹏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卓越诗书画美评家、诗人)

标签:袁隆平;院士;神农
责编:王嫣然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