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观察|教师节随想
2025-09-16 08:5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万里风  
1
听新闻

今年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这些年教师节的氛围是越来越淡,朋友圈关于教师节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节,不再局限于形式化的赞美,而是向内审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记得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我正在师范学校读书。因为家境贫寒,急于跳龙门,那个时候的初中毕业生普遍首选师范学校,包括成绩极好的学霸,我也不例外。毕竟上学不要钱,吃饭有伙食补贴,而且还包分配,意味着毕业了就有工作,可以吃皇粮。能考上师范等于工作提前有了着落,毕业就能成为国家干部,可以养活自己甚至撑起一个家,是为“五斗米折腰”。但在绝大多数师范生的内心世界,当教师并不是他们的职业理想,心里有苦说不出。谁让自己出身不好,家里太穷呢。所以或多或少都有感叹出身不济,埋怨家庭、埋怨父母的地方。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门叫做“专业思想教育”的课程,大谈特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身为人民教师的光荣和使命,号召大家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听说从此有教师节了,大家都特别开心,校园里有没有放鞭炮我不记得了,但师生们都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自我感觉社会地位一下子提高许多,可以不再为只是个教书匠、臭老九自卑了。

那时候全社会都不富裕。1987年我参加工作,大概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工资基本没有变化,在城区工作的老师每天会有延长班,给无人看管的学生辅导作业,每个月多拿一二十块钱。因为穷,大家对教师节都很期盼,学校多少会发点过节费,还有机会跟同事们一起聚个餐。条件好、规模大的学校还会有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庆祝活动,用现在的话说叫仪式感满满。但也仅限于:少先队辅导员或团委书记组织学生代表手持塑料花,早早地站在校门口迎接老师,敲锣打鼓地祝老师节日快乐,班主任安排几个能写会画的学生给每个任课老师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些温馨的祝福,老师们也都很受用。

渐渐地,变化开始产生。最早的是一些名校、重点校、好学校,部分条件好的家长开始给老师送礼物。于是,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倡议,及至明令禁止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礼物。

但我坚信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也是普通人,可以有更多更好更正当的方式对他们表示理解和尊重。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也有理由为职业生活的幸福和骄傲去追求。

回归教师节的本真,需要我们超越节日当天的喧闹,建立一种持续性的尊重与理解。这种尊重应当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家长对教育专业的信任,社会对教师权益的保障,学校对教师发展的支持。真正的尊师重教,是放下对“完美教师”的神话期待,接纳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局限性,同时珍视他们带来的非凡影响。

校家社协同育人,教师节理应成为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加深了解,以朴素之心增进美好情愫的良辰吉日。

教师如灯,不在于一时璀璨,而在于长明不灭,温柔而坚定地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

标签:教师节;教师;老师
责编:杜立明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