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紫金农商银行全面融入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 为地方经济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战略引领,夯实绿色金融根基
紫金农商银行坚持从战略高度着手,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为全行绿色金融发展谋篇布局、夯实根基。
早在2021年发布的《紫金农商银行十四五战略规划》中,该行就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单独提出作为全行七大业务战略之一,后续又发布了《紫金农商银行绿色金融三年发展方案》,统筹、推进、落地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该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中心,打造全行首家绿色支行,构建董事会统筹领导、高级管理层部署推进、职能部门专业指导、各分(支)行贯彻落实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统筹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为强化绿色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该行连续7年在年度经营管理考核办法中设置绿色贷款考核指标,针对绿色企业贷款单列信贷计划,每月信贷规模优先支持绿色贷款投放。同时,实行贷款价格优惠,并落实尽职免责机制,进一步激发营销人员“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积极性。
产品创新,畅通产业融资渠道
紫金农商银行持续创新优化金融产品供给,着力打造切合市场需要、符合客户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金融之力助推绿色新型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自然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低碳转型等。
该行围绕支持绿色环保项目,推出并升级“环保贷”,将贷款定价与企业环保信用评级相结合,实施差别化定价,鼓励企业关注环保影响;围绕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等,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创新推出“紫金·苏碳融”产品,为江苏省绿色企业名录库内企业提供中长期低利率信用贷款。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从破解绿色项目担保难点痛点入手,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打通生态价值“变现”渠道。
镇江某纸业公司是一家转移印花特种纸品的生产制造型公司,也是一家优质的制造业高碳行业转型企业。企业因为高碳行业转型急需扩大生产,需要资金支持,但苦于没有良好的担保方式,一直难以解放生产力。紫金农商银行通过走访了解到该企业的母公司拥有碳排放权配额,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的贷款业务。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批准,该行成功为其发放了10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解决了这家制造业高碳行业转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帮助企业突破担保限制,顺利扩大绿色产能。
截至7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69.70亿元,较年初增长27.26亿元,增速达19.14%,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幅达10.45%。
践行责任,传递绿色发展温度
紫金农商银行始终注重将金融服务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推动金融资源、社会力量与生态保护有效衔接,助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愿景。
该行已建立起完善的ESG工作体系,披露全国农商行首份《ESG报告》,从治理层面对气候和环境风险进行了有效识别和管控;还加入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成为全国第10家、江苏省农商银行系统首家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签署银行。该行先后荣获“ESG优秀银行”“金质量ESG奖”,连续3年荣获江苏资本市场峰会“ESG金茉莉奖”。
同时,该行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生态理念,与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联合发行“微笑江豚”主题信用卡,将免年费、消费者专项公益金、志愿者权益等嵌入产品功能,将“惠生活”“微公益”力量凝聚到方寸卡片之间,累计发卡百余张。该行还依托河西支行打造江豚特色支行,推出“江豚支行凝聚微笑”特色品牌,联合多单位开展江豚观测、原生鱼苗放流、金融知识宣讲等系列活动20余场,为一方水域一方城的发展汇聚更多金融力量。
凭借系统推进和持续创新,紫金农商银行成为全国唯一获评“年度绿色可持续农村商业银行”的农商银行,连续3年获得“绿色金融示范团队”荣誉。未来,紫金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定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战略布局、拓展服务边界,真正实现绿色与金融共生共荣、同频发展。
(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