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 江宁区龙尚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5-08-07 15:54: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张泽伟  
1
听新闻

  曾经机器轰鸣的采石场早已复绿,取而代之的是星罗棋布的特色民宿和各类休闲业态,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昔日靠“化缘”度日的薄弱村,如今激活了“造血”,农旅产业融合生机勃勃,村集体年收入达680万元;闲置的农家小院挂上“共享”招牌,户均年增租金就有6万元以上……拥“山水”,引“活水”,成“漫谷”,这是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交出的振兴答卷。

  近日,江宁区龙尚村成功入选中央农办“2025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成为江苏省仅有的3个入选案例之一(南京唯一)。从落后“小山村”华丽蝶变知名“文旅村”,龙尚村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新道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尚经验”。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

  驱车沿着“小川藏线”来到龙尚,村子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踩着整洁平坦的乡间小路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地和秀美的水库。这里距江苏园博园仅5公里,近年来也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村落,过往的机车摩友在这里相遇、聊天、小憩,年轻人在这里品咖啡,住民宿。

  时针拨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龙尚村还是另一番景象。“那时村里主要靠采石加工,机器一响,尘土飞扬,环境不好。”回顾过去,村“两委”班子记忆犹新。粗放的发展模式虽带来短暂繁荣,却让村集体经济在资源枯竭后长期陷入困境,沦为市级经济薄弱村,年底常需四处“化缘”。

  龙尚处于大龙山、青龙山两山腹谷地带,内辖三大水库,自然资源优渥——这不就是村子最大的“金山银山”吗?村“两委”深入研究、仔细盘算,决定转型。龙尚村破陈出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关闭4家陶土企业、2家采石场和2家砖瓦厂,坚持系统整治九乡河河道,管好“十万亩”山林,全力恢复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龙尚村完成长2.7公里宽9米的“龙尚大道”、横穿青龙山的“板汤线”两条主要道路提档升级,成功将龙尚与江宁其他美丽乡村串联成线,打通了制约龙尚村发展的“任督二脉”。至此,龙尚村让“靠山”有了另一种解读:不卖石头“卖”风景,对青山绿水资源要依赖,更要保护。

  “变了太多了,好太多了!”村民发自内心的感慨,成了龙尚发展成果最好的“认证”。2018年,龙尚村启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整体推进尚庄、孙家边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并启动庞家边特色田园乡村、涧南环境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村庄发展全程。

  美丽村庄+产业活水=“漫谷”

  环境美了,路通了,龙尚村发展的筋骨强了。随着近邻汤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飞速发展,省园博园的璀璨亮相,以及汤山矿坑公园、紫清湖度假区、阳山碑材等知名景点的火热,龙尚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从向别人“化缘”到自己“造血”,路该怎么走?

  龙尚村主动寻求专业赋能,转“走出去要”变“请进来学”,龙尚村依托结对帮扶的政策东风,邀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龙尚村未来发展做专业规划。历经反复论证,江宁第一个以村为主体的发展规划——龙尚“漫谷”发展规划最终敲定。

  蓝图绘就,“筑巢引凤”水到渠成。村里一方面改善人居环境,一方面提高营商环境,很快“龙尚”的名字在投资者中有了名气——绿水青山的“颜值”、贴心的服务,以及近在咫尺的成熟度假区客源潜力,都成了大家看好的“升值点”。

  2021年,南京市疗养基地民宿村成功在龙尚挂牌,生态环境真正“变了现”。如今,18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含3家待开业)星罗棋布,343间客房、525张床位,满足了不同客群的休憩需求。村里的业态不断丰富,龙尚村盘清“家底”,依托村里草莓、葡萄、绿色蔬菜的大面积种植,持续打造新型“农业+研学+采摘+科技”新消费场景,串起富民“产业链”。

  丰硕欢乐农场等农庄、果蔬采摘基地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中餐、泰餐、轻食等多元菜品满足游客味蕾;露营基地、马术俱乐部、瑜伽馆增添时尚运动元素;各类非遗工坊传承文化底蕴,给村里添了“文艺范”;电竞轰趴、烧烤酒吧点亮乡村“夜经济”……业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引流、彼此赋能,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元的沉浸式度假体验目的地。

  龙尚村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6300万元,直接带动约63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不少村民自主开办民宿、餐饮、甜点等经营业态,村民人均年收入跃升至5.4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680万元。

  “现在村里产业多了,我们不用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得不错,还能照顾家里。”一位在民宿工作的村民笑着说。产业兴了,村民富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乡村活力前所未有地迸发。

  打造“家”一样的一体化乡村运营体

  “来到这里,真的像家一样,觉得自己的选择对了。”不久前到来的“植我空间”主理人张春坦言。产业兴旺带来了人流、资金流,龙尚村并未止步于经济增收,如今,像家一般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在村里逐步形成。

  2024年初,“莱斯乡村共享小院+”项目在龙尚村试点启动。闲置的农家小院统一登记、规划、推介,由村集体搭台,成了“新村民”投资乡村的舞台。这些“新村民”的到来,为龙尚带来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前沿的创意理念和广泛的人脉资源。昔日的“空巢老屋”,如今挂上了“共享”招牌,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温馨的茶空间、别致的创意小店,成为连接城乡、融合新老的活力纽带。

  据悉,项目已开展10场规模化探村访院活动,接待意向“新村民”289人次。成功签约的24套共享小院,为原房主户均带来年租金6万元以上的稳定收益,年增集体收入241.9万元。2025年计划新增的20套农家小院正在火热推进中,目前已有5套农家小院完成签约。

  2024年6月18日,村里成立“汤山龙尚漫谷产业发展联盟”,通过整合资源,做一体化的乡村经营体,将民宿主、农庄经营者、文创达人、新老村民代表等多元主体纳入其中,定期共商发展思路,共享信息资源,共解经营难题,目前联盟已有44家会员单位。今年,村里牵头打造了“龙尚养生营”,丰富体验几乎涵盖全村业态资源,让“一波客流”得以“全村共享”。

  龙尚村党委副书记吴知梅说:“我们致力于把龙尚村打造成“家”一样的一体化乡村运营体。“新村民”来到这里需要的是归属感,真正让投资方留下的是志同道合的发展理念,他们也需要全程参与乡村的建设,这样才能认可自己是‘龙尚人’。”

  如今走在龙尚,无论是经营户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是村民与游客的亲切交流,抑或是干净整洁、充满艺术气息的村容村貌,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温情与凝聚力。这种共建共享、和谐共生的“龙尚一家”氛围,正是其超越单纯旅游目的地,愿意“留下来”“再回来”的深层魅力所在。

  从“等靠要”的“石头村”,到生机勃勃的“漫谷”,龙尚不仅成功摘掉市级经济欠发达村、区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街道倒数后进村“三顶帽子”,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70多项荣誉。今日龙尚已然走出一条业兴、村美、民富的发展路径,但是未来的故事更值得期待。(张泽伟)

标签:靠山养山;靠山吃山;乡村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