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阳光倾洒在洪蓝司法所的每一寸土地上,这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洪蓝街道蒲塘社区和傅家边社区的30多名孩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与带领下,孩子们怀揣着对法律世界的好奇与憧憬,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法治探索征程。
司法所初印象 揭开法治机构神秘面纱
当孩子们整齐有序地走进司法所,一种庄严而又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洪蓝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早已在门口热情等候,用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迎接每一位孩子。
工作人员首先化身“导游”,带领孩子们开启司法所功能区域的参观之旅。调解室里,摆放整齐的桌椅和墙上张贴的调解流程图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工作人员耐心讲解道:“这里是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温馨小屋’。当大家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我们会在这里心平气和地沟通,依据法律规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孩子们听得入神,有的还模仿起工作人员调解时的语气和动作,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走进社区矫正室,严肃的氛围让孩子们不自觉地安静下来。工作人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道:“对于一些不小心犯了错但愿意改正的人,我们会在这里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监督,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轨,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纷纷露出惊讶又敬佩的神情,对司法所的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遇事找法 在交流中筑牢法治思维根基
参观完功能区域后,孩子们和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关于“遇事找法”的深度交流。工作人员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假如你在学校被同学取了难听的外号,心里很难受,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工作人员的问题刚一抛出,孩子们便踊跃发言。有的说告诉老师,有的说直接和同学理论。工作人员微笑着点头,接着引导:“告诉老师是很正确的做法,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名誉权,给别人取难听外号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可能还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温和地告诉同学,这样的行为让别人不舒服,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做。”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纷纷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类似事情,并讨论如何用法律来解决。工作人员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让孩子们在交流中逐渐明白,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条文,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遇到事情要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卡通普法 法律种类与责任年龄大揭秘
洪蓝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生动有趣的卡通课件。当大屏幕上出现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住了。
课件以“法律王国奇遇记”为主题,卡通主人公“法小宝”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法律之旅。“法小宝”来到了“法律种类城堡”,城堡里住着各种各样的法律“精灵”,有刑法“精灵”、民法“精灵”、行政法“精灵”等等。
了解完法律种类后,“法小宝”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责任年龄迷宫”。在迷宫里,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法律责任。
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工作人员还组织了法律知识小竞赛。将孩子们分成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与课件内容相关的法律问题。“刑法主要惩罚哪些行为?”“满了多少周岁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法律责任?”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获胜的小组获得了精美的小礼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收获与展望 法治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不知不觉,参观和普法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纷纷围在工作人员身边,询问着各种法律问题。工作人员耐心地一一解答,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孩子。
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我在司法所学到了好多法律知识,知道了不同法律的作用,还明白了什么时候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后我要像‘法小宝’一样,做一个懂法律的小卫士。”其他孩子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对法治的向往和坚定。
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观念,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洪蓝司法所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创新普法方式和载体,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构建法治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报送:溧水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