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宁|老南京:暑夜纳凉的往日时光
2025-07-10 17:30: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张长宁  
1
听新闻

  以前啊,现代制冷设备还没普及,南京的夏夜,热得跟个大火炉似的,人都快被烤化咯。不过咱老南京人那脑袋瓜聪明着呢,对生活那叫一个细心琢磨,想出了好些实用的纳凉法子。这些法子,就好比一把把小扇子,不光能带来清爽,还透着南京城独有的文化和浓浓的人情味儿。下面,就跟大伙唠唠老南京人夏天纳凉那些事儿。

  露天纳凉:邻里交融的清凉地儿

  一到傍晚,太阳往西一落,城南水井边就跟炸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街坊邻居们靸着拖鞋来来去去,麻溜地从井里打水,往凉床、竹椅和门板上浇,为啥这么着急呢?就为在庭院、空场或者路边占个好地儿,舒舒服服地纳凉。等安置妥当,一家人就围坐一块儿。这时候,井水慢慢蒸发,丝丝凉意就来了,邻里间的龙门阵也就开场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笑声不断,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也都冒出来啦。

  井边纳凉那可把邻里关系黏糊得紧紧的。以前没空调呀,这井边就是大伙的清凉中心,也是唠嗑联络感情的好地方。我跟不少上了岁数的老人摆过龙门阵,差不多六成老人都说,井边纳凉是他们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儿。好多人都还记得,在井边听长辈讲那些神神叨叨的民间故事。就像隔院邻居刘伯说的,他小时候在井边听爷爷讲“井绳变蛇”的故事,吓得晚上都不敢靠近井边,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蛮有意思嘞。

  城门纳凉:穿堂风里的自在时光

  太阳一下山,天还没全黑,居民们就跟约好了似的,带上席子和薄被,往城门走去。到了城门,风呼呼地穿堂而过,嘿,就跟老天爷开了个免费空调似的,凉快得很。人们把席子往地上一铺,躺上去,顺着门洞斜望着天上的星星,那叫一个惬意。

  城门纳凉啊,就能看出咱南京人会过日子,晓得利用自然环境享受生活。城门宽敞,大伙聚在这儿,一边乘凉一边摆龙门阵,那氛围,别提多独特了。那时候在城门纳凉,大家聊的都是哪家孩子考上大学啦,哪家新添了小孙子,哪家小媳妇长得漂亮……家长里短的,感觉特别亲近。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简单的快乐,还真让人怀念。

  游泳池夜场纳凉:水里头的欢乐消暑处

  一到晚上,游泳池就跟施了魔法一样,大人小孩都往里头涌,在水里游啊闹啊,暑气一下子就没影了。特别是玄武湖万人露天游泳池,一到晚上,水里全是人脑袋,密密麻麻的,一片欢腾。年过半百的老南京,大多都有在游泳池夜场纳凉的经历。当年那些“小竿子”们,呼朋唤友,趿拉着刹板鞋,成群结队地往玄武湖跑。现在的游泳池跟以前比,条件好太多了,设施齐全,安全也有保障,可当年大家在水里嬉戏的热闹劲儿,还是让人怀念得很。

  电影院纳凉:冷气里的视听享受

  夏天的时候,电影院那可是避暑的好地方。不少人专门跑去看电影,有的甚至连看两场,尤其是那些谈恋爱的小情侣,特别爱看夜场电影,就为了在冷气足的影厅里多待会儿,一边享受清凉,一边看电影联络感情。在黑灯瞎火的影厅里,情侣之间有点小动作也没人觉得奇怪,这感觉,外人可体会不到。

  电影院纳凉把看电影和消暑结合得那叫一个巧妙,看得出大家对生活品质还是有追求的。忙乎一天后,在电影院既能躲开暑气,又能放松心情,再好不过了。我记得那时候电影院里人多得很,看电影还能磕瓜子、嚼爆米花,虽说条件比不上现在,但那氛围,特别难忘。现在看电影方便是方便了,在家就能看,可就是少了以前在电影院大家一起的热闹劲儿。

  防空洞纳凉:地下的温馨小世界

  夏天一到,防空洞就成了市民的清凉港湾。人们带上小板凳,买上一块冰砖或者两根冰棒,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享受那份凉爽快意,洞穴里的风一吹,那舒服劲儿,到现在都还记得。

  防空洞纳凉,就能看出咱南京人会利用资源,把防空洞利用得恰到好处。在这儿,邻里关系变得更亲近了。有些民间艺人还在防空洞开起了“场子”,说起了评书,形成了独特的防空洞纳凉文化。好多上了岁数的人都在防空洞纳凉过,对里面那温馨的氛围念念不忘。就像我对门的李大妈说的,在防空洞里,大家会分享自家做的小零食,互相照顾,感觉就跟一家人似的。现在防空洞没什么人去纳凉了,但那段回忆,一直留在大家心里。

  中山陵无量殿纳凉:自然怀抱中的清凉

  从下午开始,就有好些人不怕路远,往灵谷寺无量殿跑。到了那儿,在殿外开阔的地方铺上席子,等着晚上的凉风。无量殿地势高,风大,一晚上都能吹着凉风。虽说路远不方便,但为了这份凉快劲儿,大家都乐意跑。

  去灵谷寺无量殿纳凉,能看出部分南京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清凉的执着。去一趟不容易,但大家为了享受自然风,都不觉得累。就说我门西街坊老孙头吧,他老伴夏天走了之后,没过“头七”,就一个人去无量殿纳凉。听着山林里的风声,感觉和离世的老伴还有大自然都亲近了,身心一放松,压在心里的悲痛也慢慢消散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空调,可老人家们还是经常会想起去无量殿纳凉的日子。

  老南京当年夏天纳凉的这些法子,各有各的独特之处,里头藏着生活的智慧和浓浓的感情。虽然现在时代变了,这些纳凉方式慢慢少见了,但它们代表的南京文化和邻里情,永远都留在南京人的心里头。

标签:防空洞;南京人;电影院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