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区垃圾分类走进幼儿园
2021-11-22 13:57: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经一周年,单位、小区已全覆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小区、单位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那么针对2-5岁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幼儿园是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从而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玄武区43所幼儿园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幼儿认知、辨别、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教学方法,开设垃圾分类“微课堂”,开展“废物利用创新小制作”、“垃圾分类与你童行”手抄报评比等特色教育,通过主题环创、区域游戏、家园共育等方式,坚持多管齐下,寓教于乐,增强家长、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把垃圾分类融入家庭和社会中,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幼儿及家长心中,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

  为了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幼儿爱护环境,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南京行知幼儿园将垃圾分类工作引入幼儿园课程,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幼儿认知、辨别、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教学方法,在教师队伍培训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在一日活动中实践垃圾分类的方法。通过教师培训会议、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微课堂、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向全体师生及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工的宣传教育。以张贴标语、投放垃圾分类玩具、发放宣传手册、实地参观、亲子手抄报、亲子小制作、激励机制等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通过教职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保育员现场实投比赛、骨干教师PPT展示讲座、环境创设变废为宝(如水管娃娃手拉手、自然角旧物改造、动物轮胎、水管种植箱、泡沫鱼池)、有机试验田、亲子手抄报、亲子小制作、环保时装秀、社会实践(大班小朋友参观街道的垃圾分类站)、小手拉大手(向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发放宣传单)、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红灰榜、设立垃圾分类一周小明星、区域游戏(如生活区《垃圾分类玩具学习》、图书区《垃圾分类小故事》)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学习,让师生及家庭更加认识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通过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始于心,绿色生活我先行”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孩子们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师幼和家长为美丽南京奉献上一份力量。

  玄武湖街道多措并举全覆盖推进61个小区、178家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邻里+帮带”,推进居干包片、定人包户、党员示范,通过抓好每一个楼道来带动整个小区;实行“学校+社会”,通过微课堂教育、“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形成联动推进之势。以各种形式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收运体系,加强现场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玄武区辖区内有幼儿园43所、小学25所、中学19所、中专校园3所、大学5所,均已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全力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区教育系统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有力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来抓,自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按照“统筹谋划、建管并行、综合实施、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努力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开展。通过抓源头、转意识,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抓基础,建体系,变“粗放推进”为“精准实施”;优机制、强激励,变“点上盆景”为“面上风景”三个方面,扎实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路

标签:垃圾分类;垃圾;幼儿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