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资源共享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机关事务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坛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公共机构资源对外开放为突破口,逐步打破“院墙壁垒”,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可持续共享体系。
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夯实共享基础。金坛区坚持问题导向,将底数普查作为推进公共资源共享的首要环节。对全区公共机构的停车场地、活动场地、食堂、庭院绿地、环卫设施等开展全要素普查和可行性评估,精准确定开放范围清单,为资源统筹利用提供数据支撑。针对党政机关停车场充电桩需求量大、集中办公区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建立“需求—供给”匹配机制,在停车场地对外开放的同时,协同推进公共充电桩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与效能倍增。在硬件支撑方面,通过合理布局视频监控设施、优化安保人员配置、完善人员进出管理等措施,确保对外开放工作安全有序。同时,在公共机构建筑维修改造过程中,科学规划停车场、卫生间、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系统提升共享服务的承载能力和保障水平。
示范引领多点突破,打造共享样板。金坛区坚持试点先行、样板引路,以集中办公区为突破口,打造“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示范标杆。其中,人社大楼集中办公区建成全区首个公共机构“光储充”一体化场站,光伏车棚装机容量达39.3kW,配置1套100kW/232kWh储能系统及10把充电终端,单桩最大功率250KW,实现“充电15分钟行驶200公里”的高效服务。自2025年1月10日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提供充电服务25万度,服务人次超过1.19万,场站自身光伏发电2.92万度,绿电渗透率10.93%,在保障便捷出行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此外,中德产业园同步推进共享停车和充电设施布局,现有路面停车位307个,建成并投入运营充电桩14个,在建充电桩14个,着力打造布局合理、智能高效、覆盖重点区域的共享充电服务网络。
分类推进全域覆盖,拓展共享广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金坛区推动公共资源共享向镇域、系统延伸。镇街道方面,指前镇政府实行敞开式管理,外来群众可直接停车,西侧2个中石化汽车充电桩同步对外开放;儒林镇政府大院门口停车场全天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日对外开放;金城镇停车场实行“夜间+周末”开放模式。教育系统方面,区实验学校、春风分校、水北中学共计开放220个车位,建成校内充电桩73个;10所学校运动场地已完成监控全覆盖和“我的常州”预约系统注册,预计2025年10月底正式对外开放。卫健系统方面,开放公共场地786个,其中带充电桩车位51个,满足群众就医停车需求。此外,金坛区城市形象展示馆的68个车位、政务服务中心的137个车位、信访局的138个车位全天限时开放,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的共享格局。
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提升共享效能。为确保公共资源对外开放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推进,金坛区建立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及属地行政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实现开放管理“无缝衔接”。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打破院墙壁垒,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停车场充电桩投建,有效破解资金与长效管理难题,为共享工作注入动能。在优化服务体验上,金坛区围绕重大节点民生需求,推出暖心服务举措。今年国庆期间,为落实“停车便利化”要求,推动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107个停车位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配套落实道路停车泊位优惠政策,有效缓解节假日“停车难”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升市民与游客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下一步,金坛区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与市场参与,完善“建、管、用”长效机制,推动共享范围从停车、充电向活动场地、文化设施等更多领域延伸,确保改革成果更大范围、更公平地惠及于民,为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金坛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周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