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嘉泽镇:村级矛盾调处化解工作站多点开“花”,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嘉泽路径”
2024-04-30 15: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瑶 孙佳佳  
1
听新闻

  为进一步完善调处化解“镇-村-网格”三级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村级矛盾调处化解工作站“前哨所”作用,助推初访初调提质增效,实现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嘉泽镇充分结合全域实际,以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工作站为抓手,切实提升村级定纷止争水平,着力扮靓嘉乡新“枫”景。

  (嘉泽全域矛盾调处化解工作站分布示意图)

  朝东村“三位一体”探索矛调新模式

  朝东村地处“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位,交通路网通达、区位优势鲜明,长期以花木产业为主导产业,全村花木种植覆盖率超90%。这也导致全村以土地纠纷为主的矛盾较为突出。围绕和美善治的建设目标,朝东村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坚持“三位一体”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村级矛盾调处工作站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坚持“一体化”统筹,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坚持“多网”融合,全村分成五个网格片区,将矛盾纠纷吸附在网格、化解在网格,全方位预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着力构建“村民组长调解—网格员调解—村调委会调解”三层“漏斗式”纠纷过滤网。

  坚持“一盘棋”运作,筑牢定纷止争第一线。常态化开展调解员素质提升培训,广泛吸纳社会调解力量,充分发挥村组“五老人员”、乡村贤达“情况熟、有威信、会调解”的群众工作优势,不断充实本土调解资源。依托“春风茶社”议事平台,助推矛盾纠纷“包打听、早介入、快化解”。

  坚持“一站式”服务,释放攻坚克难高效能。针对调处难度较大、涉及利益较复杂的土地纠纷,组织“老队长、老会计”等村级调解力量,联动法庭、司法、农业工作局、资规所等专业部门,从法律、政策、历史等层面给予精准、妥善、可行的调处方案,努力实现土地纠纷一站式调处、全链条化解。

  (村委、法庭、派出所合力调处土地纠纷)

  嘉泽村“三色分级”警调对接护稳定

  嘉泽村矛调工作站坐落于嘉泽社区警务站内,与“嘉安义警”合署办公。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嘉泽矛调工作站创新实施“三色”矛盾分级调处机制。

  坚持分级调处,提升解纷“精准度”。根据矛盾纠纷严重度、处置难易度等指标划分蓝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三种颜色分别对应“普通且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民间纠纷、因民间纠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已构成刑事案件但可适用调解的案件”三种案件类型。调解员根据颜色等级划分实行“一案一策”“对症下药”。

  坚持因案施策,跑出解纷“加速度”。建立由法官、民警、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解主理人库”,以及由网格员、村组长、楼道长、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调解人才库”,根据案件等级及案件类型选取相适应的库内人员组成调解团队,做到一案一专班,跑出解纷“加速度”。

  坚持结案回访,增强解纷“满意度”。案件主理人根据不同颜色等级确定结案回访次数和“深度”,全面掌握案件履行动态、当事人情绪,防止后续出现反弹或再激化情形,确保纠纷案结事了。

  (人民调解员、警官、网格员、妇联合力调处纠纷)

  嘉新社区“百嘉馨”奏响家事和谐音

  有别于行政村矛调工作,社区矛盾纠纷类型以家事、邻里、物业纠纷等居多。嘉新社区坚持以“调解到户、热情主动、公平公正”为调处方针,以居民生活“百嘉馨”为工作目标,合理运用家事调解新理念、新技巧,用心用情奏响家事调解“和谐音”。

  注重制度化建设,织密家事调解“一张网”。强化制度建设,积极联动司法、妇联、派出所、法庭、学校等部门,以信息共享、定期座谈、案件会商、类案研讨、联动普法等形式,共同打造多元化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注重标准化引领,激活家事调解“一池水”。主动配合打造社区“百嘉馨”妇女议事会、善居茶社等阵地载体,选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有效排查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确保调解规范高效,全力构建“善治嘉新”。

  注重专业化成长,建立家事调解“一支军”。注重调解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充分整合法官、社区民警、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解纷力量,通过常态化培训、定期实战训练等方式,持续推动调解员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

  (嘉新社区“家事调解能手”于家竹调处家事纠纷)

  下一步,嘉泽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要求,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以深化镇村两级矛盾调处化解工作站品牌化建设为抓手,着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的优质调处服务,努力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嘉泽路径”。

  (徐瑶 孙佳佳)

标签:嘉泽;矛盾调处化解;嘉馨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