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本届农交会由国家农业农村部主办,为期三天(10月17日-19日),江苏作为农业大省,组织243家农业企业参展,携近600种优质农产品集中亮相,同期还举办宜兴“土特产”专场推介会,全方位展现“苏农优品”魅力与农文旅融合助农成果。
农交会现场:“苏味”特产受热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江苏展区现场人头攒动,参展农产品覆盖粮油、果蔬、水产、畜禽、茶叶、食用菌等多个领域,既有南京盐水鸭、阳山水蜜桃等经典风味,也有洪泽湖螃蟹等特色水产,每款产品均承载江苏现代农业创新成果。
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的张玉斌向记者介绍,展会热度远超预期。开展首日一早便有客户一次性订购二十箱洪泽湖螃蟹,2000斤备货很快售罄,已紧急联系基地补货。天津市民对洪泽湖大闸蟹接受度高,评价其 “膏黄更饱满、口感更鲜”。他表示,此类展会不仅打响“洪泽湖渔业”区域公共品牌,更直接带动当地红楼村渔民增收。
记者采访发现,此次活动不少参展企业表示,将以此次农交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优质江苏农产品触达消费者。
宜兴专场推介:茶文化领衔,农文旅融合绘就振兴图景
农交会期间,“宜韵乡情 阳羡丰物”宜兴“土特产”(天津)专场推介会同步举办,以茶文化为核心,展现宜兴物产的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宜兴茶文化底蕴深厚,如今通过智能茶园建设与跨界创新,茶叶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推介会现场,宜兴区域公用品牌“阳羡茶”“宜兴红”通过形象宣传片《壶抱宜兴红,共饮阳羡茶》推广,茶艺师现场演示冲泡技艺并邀请嘉宾品鉴。“阳羡雪芽”清润回甘、“宜兴红”汤如琥珀,搭配紫砂茶具,让嘉宾沉浸式体验“茶陶共生共融”的江南韵味。
此外,短片《阳羡丰物》还呈现了宜兴大闸蟹、宜兴百合、优质稻米等多元物产,这些农产品通过“文化+农业+旅游”模式焕发新生。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分享乡村振兴经验,该村搭建7.6 平方公里乡村旅游致富平台,年均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同时通过直播带货将秋月梨、火龙果等“白塔味道”销往全国,成为宜兴农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
品牌建设为基:江苏持续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江苏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坚持品牌引领理念,将资源禀赋优、文化底蕴深的地方土特产,培育成带动一方致富的大产业,让“苏农优品”品牌深入人心。
此次组织243家企业、近600种农产品参展天津农交会,既是对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动优质农产品拓展全国市场的重要契机。通过农交会平台,更多外地客商与消费者得以认识、了解“苏农优品”,进一步拓宽江苏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动力。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