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正知、谋正事、走正道
□ 费翔
一家银行如何打造“合规银行”、建设“廉明家园”、实现行稳致远?归根结底,要从微观抓起,从当下做起,共同树正知,齐心谋正事,一致走正道。
首先,要树正知。当前对廉政合规的认知,概括地讲,大抵有三种错误思想比较突出:第一种,淡漠。打着“大行不拘小节”的旗号,做着“天马行空”的事,将规章制度置之脑后,抛到九霄云外。第二种,误解。认为管理是做“减法”,讲廉政合规是给“孙悟空”套上“紧箍咒”,不利于施展拳脚,拓展业务经营。第三种,割裂。认为合规和发展是“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事实上,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金融处罚力度的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认识到:控制和减少损失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合规与发展也并非“冤家对头”,实质上“一个都不能少”,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规规矩矩干事、实实在在发展。
其次,要谋正事。“知廉明,讲合规”归根结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我,保驾护航业务经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快速健康发展。而实现个人价值,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则不能仅仅喊在嘴上,停在纸上。坚持心“有所守”,更当行“有所为”。这就需要我们在秉承“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的前提下,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任劳任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投入工作,融入集体,共同谋正事、兴伟业。具体到当下,就是要消除“等、靠、要,怕、混、熬”等不良思潮行径,消除行动上的一切狐疑杂念,将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十四五”规划部署中去,对党中央和上级管理部门决策了的事情,立说立行,干就干好。
再次,要走正道。坚决抵制鸡鸣狗盗、歪门邪道,坚决抵制采浮名、用浮术,大力提倡走正道、干实事。之于企业,既要“金刚怒目”,又要“菩萨低眉”。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的管理机制,推动干部员工知敬畏、守规矩,走正道、求实效。之于个人,要大力弘扬“三种”精神。一是“钉钉子”精神,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咬定任务目标,执着坚定,心无旁骛。二是“实干家”精神,不抄捷径,不打“擦边球”,在制度的框架下,在合规的基石上,下真功夫、狠功夫、韧功夫。三是“工匠”精神,从我做起,用敬畏、恭谨、专注的态度对待职业和劳动,坚守本职岗位,扛起责任但当,扎根农村市场,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作者系东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 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