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宏观经济
2025-07-06 22:2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沈君豪  
1
听新闻

  在南京财经大学的宏观经济课堂上,“三期叠加”理论解析中国经济转型,“菲利普斯曲线”结合长三角制造业PMI数据,让我明白宏观经济并非数字游戏,而是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实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理论映照现实:江苏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背后是促消费政策、市场联动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如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市场、南京新街口“首店经济”与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供需双向联动等。

  作为国际经贸专业学生,我十分关注内外需联动。课堂上,老师对比“十四五”进出口数据,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彰显经济韧性;进博会引进的德国精密机床用于常州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生产,再借“一带一路”海外仓销往东南亚,验证了开放型经济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也诠释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小组讨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政策取向”时,同学们用潜在增长率分析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结合江苏“智改数转”探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意义。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宏观经济分析需要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间寻求动态平衡,正如南京江北新区在产业投资、人才留存与风险防范间的统筹协调,展现了中国宏观经济治理智慧。

  站在仙林校区远眺,紫金山麓商圈与保税物流中心交相辉映。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要掌握模型推导,而且要以全局视角洞察经济,在数据曲线中读懂民生与开放。我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观察者,也是未来的推动者。

  沈君豪

标签:宏观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南京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