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急匆匆来到工商银行南通北大街支行,要求办理15万元取现业务,声称要给儿子结婚当彩礼。客服经理热情接待了老人,并按照惯例询问取现用途和收款人信息。在接待过程中发现老人言辞闪烁,对取款用途描述前后矛盾,便提高了警惕。
客服经理耐心与客户沟通,询问资金何时入账,老人表示这笔款项原本是其儿子今日转账给他的,现其“儿子”突然与其联系,表示需拿现金,并要求其立马至网点办理。网点再次询问其儿子为何不直接至网点办理,而是将资金转入其卡中,由其取出。老人支支吾吾,一直表示“他们要求这样操作”,始终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资金流向存疑。
客服经理立即将情况报告网点负责人,并启动应急预案。网点负责人立即让当面联系儿子,老人通过电话通讯录拨打,但未接通。网点愈发觉得此事蹊跷,便一边与老人周旋,一边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与此同时,其儿子回拨老人电话,网点、民警与其儿子沟通,其儿子表示今日未打电话给其父亲要求取款。民警立即翻看老人通话记录,发现今日内仅有陌生号码联系,民警记录陌生号码,表示进一步核实。与此同时,告知老人,这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冒充老人儿子,谎称急需用钱,诱导老人当日取现。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拦截了这笔15万元的取现交易,避免了老人的财产损失。
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子女的信任,冒充其儿子,以结婚彩礼为由,诱导老人取现转账。老人爱子心切,加之对电信诈骗手段缺乏了解,险些落入骗局。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异常,并果断采取措施,联动民警同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