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志远”研讨会系列之康戎:希望多聚焦南通籍画家
2025-10-22 08: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康戎  
1
听新闻

  今天参展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是我少年时代的楷模与偶像。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那个时期学子独有的狠劲儿,以出类拔萃的才华,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徜徉艺海,为后学开了好头,放了好样。

  我求学南艺之前就耳闻目睹他们的作品,并且深受影响,考入南艺后即拿他们当做楷模及追赶的对象,那时朱新建、丛志远、邬烈炎已经留校,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陈国欢的胞弟陈同乐是我同班同学,我入学前,赵渐明就曾为我示范水墨写意画,毕业后又有幸与他同一单位;与崔雄是同一系统;偶尔也听到有关周翔的信息;也好奇过本家康军在家族里的辈分大小;朱新建老师曾于86年来南通访友,我参与接待并请他为拙作题字留念。他们的为人、情怀、学识、才华让我钦佩并深受影响,至今他们依然是我的楷模。

  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将目光聚焦于几位南通籍的画家,因为同乡,与他们颇多交集,我曾经为丛志远、赵渐明举办过“南通籍书画名家系列邀请展”,丛教授在他创办的“中国艺术中心”成立之初就邀请我们南通书画院的四位画家赴美办展,成为该中心举办的第一个展览。我曾多次邀请邬烈炎老师来南通办展,也遗憾次次未能落实。退休后也曾多次向南通美术馆推荐举办崔雄院长的画展。作为“南通美术现象”的关注者,以前就对他们颇多仰慕,今天又从这个展览里看到丛志远,黄春娅,崔雄,邬烈炎,曹方,赵渐明,周翔,黄嘉明——这届校友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南通籍美术精英,这本身就是一个现象。还有本次研讨会主持人,渐明兄公子赵笺教授的加盟,使这个现象还在延续,生发,这个群体终将进入“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研究的范畴,将会是“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研究的重要篇章。

  我在这里有个期待——希望通过赵笺教授及他带领的硕士、博士团队的接力关注 、研究,使这段篇章的研究更趋完善,持续研究升华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

  延伸阅读:

  《同行·志远——艺术作品邀请展》艺术家简介

  在世参展艺术家:

  1. 丛志远:栟茶籍艺术家,1988年底赴美国深造,现任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教授。深耕中美艺术交流,以此次展览践行对家乡的赤子之心。

  2. 陈国欢:能量远超身形,曾任江苏爱涛公司总裁、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跨界企业与艺术领域,堪称“企业界的艺术顶流”。

  3. 张五力:师从徐明华大师,油画技艺精湛。历任南师大教授、美术学院副院长,退休后仍执掌三江学院艺术学院11年。

  4. 邬烈炎:南艺博士,艺术与学识兼备。曾任设计学院院长,推动学科跻身国内A类,是业界知名博导。

  5. 曹方:平面设计资深教授、博导,汉字设计研究权威,频繁亮相国际学术会议,展现中国设计力量。

  6. 赵渐明:陈大羽得意弟子,曾为尽孝留居南通。后携父赴宁,出任江苏爱涛公司首任艺术总监。

  7. 周翔:《东方娃娃》主编,性格幽默爽快。将艺术灵气融入刊物,为广大小读者打造优质精神食粮。

  8. 黄嘉明:当年的“学生党小组组长”,从插队县城逆袭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专攻军事画创作。

  9. 沈默:原名沈杏根,改名后水墨技艺精进。从苏州走向澳洲,以旅澳画家身份游走中西方艺术界。

  10. 陈兆远:唯一跨界电影的艺术家,曾任《豆蔻年华》《魔表》美术师。近年用西方古典油画诠释中华精神。

  11. 康军:来自盐城,曾任南艺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既是维系同学情谊的纽带,也以家乡故事为灵感创作主题油画。

  12. 黄春娅:油画班唯一女生,现任苏州刺绣研究所传承研究室主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遗传承人,守护传统技艺。

  13. 崔雄:展览序言作者,1991年返南艺,师从冯健亲、沈行工,深耕江南主题绘画,在南艺工作近30年,见证学校发展。

  已故参展艺术家:

  1. 朱新建:新文人画代表人物,一口南京话满含智慧;英年早逝,作品拍卖价飙升,坊间轶事尽显真性情艺术家本色。

  2. 卢新民:被同学尊为“大哥”,摄影作品兼具油画质感;曾突然到访回乡工作的崔雄,这份情谊至今令人动容。

  3. 钟志明:连云港人,烟不离手,虽毕业于装潢专业,却将油画画出独特高度,海港风光塑造其鲜明艺术风格。

标签:南通;楷模;美术
责编:管云林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