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梦想、奋斗与传承的精神对话——蒯曼到访江苏省艺术培训促进会
2025-09-21 15:1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向杰  
1
听新闻

  几场秋雨过后,暑气消散了不少,就连临近正午时分的阳光都变得温柔了许多,透过落地窗照得江苏省艺术培训促进会的会客厅里亮堂堂的。凭窗远眺,蓝天白云,山色如黛,楼影层叠,着实让人心情舒畅。见惯了大场面的艺促会主席蒯天显得很是兴奋,此刻的他正静候着一场特殊的来访。

  很快,客人们到了,原来是乒乓球世界冠军蒯曼和她的父亲、资深乒乓球教练蒯本军,母亲刘水云,以及天真活泼的小妹妹蒯捷。刚刚结束2025WTT澳门冠军赛的蒯曼只能在南京待上一天,傍晚就要乘高铁赶回北京,归队备战接下来的中国大满贯。趁着难得的团圆时间,一家人齐齐整整、开开心心地来走亲戚啦。

  大厅里瞬间热闹起来。蒯天一边泡茶,一边指着身边的几个年轻人对蒯本军说道:“这些年轻人可都是蒯曼的粉丝,听说你们上午过来,一大早就都在这等了!”

  蒯本军有些不好意思,忙解释有事耽误了。蒯曼在边上吐槽:“说好了,只指导我练习二十分钟,结果一小时二十分钟都不止了……”之前就听说蒯本军对蒯曼要求极其严格,从小就带着她天南海北的练球。今日一看,果真如此,就这半天时间,都不放过孩子,对着澳门比赛的录像,和自己球馆的教练一起,又给蒯曼上起小课了。

  蒯捷在房间里逛了一大圈,又跑回来贴着姐姐,扬起头对着蒯天嘟起小嘴,晃着小脑袋毫不掩饰自己的“挑战”之心:“我姐姐回来了,让她打败你!”惹得众人笑声一片。虽是童言无忌,却分明透着对姐姐的无比崇拜和亲近,还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强。

  原来前一天,她与蒯天在球馆里比拼,打得难解难分。决胜局时,蒯天一个擦边短球得手,赢得有些巧。小小的蒯捷,心中不服,便把希望寄托在姐姐身上。

  蒯天笑着追问她:“蒯捷,昨天你是不是让大哥了?”

  “我没让!”蒯捷立马瞪大了眼睛,“是你涨球了!”

  “那哥哥的球,涨在哪儿?”

  “你哪个方面都涨了!”

  一旁的蒯曼忍不住笑了,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头,说道:“你们俩的事我就不参与了。你要自己好好练球,靠自己去打败哥哥,不能总想着靠别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

  蒯捷望着姐姐,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那副认真的小模样让人既怜又爱,看来又一位乒乓小将即将成长起来了。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国内参与人数众多,自1959年第一枚世锦赛金牌诞生以来,中国队一次次登顶,囊括了数百个世界冠军与奥运奖牌,早已铸就了这项运动的辉煌。它既是国球,也是国人的精神象征。无论城市街角还是乡村院落,总有人挥拍击球,既能健身,也能怡情,小小银球打出了属于普通人的热爱。

  协会展厅里悬挂的一幅幅书画作品深深吸引住了蒯曼的目光,少女眼中透着一丝迷恋:“小时候,我爸教过我写毛笔字。他常对我说,球要打好,字也要写好,我们是中国人,要为国争光,要写好中国字。后来天天练球,没了时间。可我还是喜欢书法,以后我要抽空练字。”

  蒯天向妹妹蒯曼介绍了在场的几位年轻人。当她得知侄女蒯星君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已经有多部担任编剧的电影作品入展国外电影节的时候,非常高兴,特意蘸墨挥毫,为侄女题写:“星君加油”四个字,以资鼓励。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朱冠宇也拿出自己的画板、笔袋,请蒯曼在上面签名留念。

  蒯天向蒯曼赠送了著名画家胡维钢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南京大学“大美汉字”课程导师朱权,也现场创作一幅书法作品赠予蒯曼,鼓励其再接再厉,为国争光。副秘书长王思翰,忙前忙后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

  体育与艺术共融,亲情与友情相伴。在交流过程中,蒯天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众人说道:“希望大家以蒯曼为榜样,不仅要在体育上追求卓越,更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努力读书,认真做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蒯本军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培养蒯曼的心得体会。他谈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坚持与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榜样的力量。他希望大家能够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将来无论走哪一条路,都要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此次聚会,虽短暂却极有意义。“爱乒才会赢”“爱拼才会赢”,它不仅是一次亲情的交流,更是一场关于梦想、奋斗与传承的精神对话。

标签:大哥;落地窗;妹妹
责编:张雅倩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