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师小童花费五年时间,推出其长篇小说《雕塑师》。作品朴实无华,却笔笔牵眼句句动情,尤其主人公竹石。才华横溢的他。在荒唐年代因一封替别人鸣不平的信,命运便由云端被打入地狱。照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多如牛毛,怂就完了。但竹石偏不怂蛋。在一环套一环的灾磨中,这棵竹在乱石中以抗争、忍忍、蜕变,终于耸立成竹,一脸阳光,锋芒如刃。辽东山水风俗历史款款细磨,烟火舆地人情源源砥砺,锋芒如刃方显独特、厚实、辽阔深邃,竹石们却雕乐己,塑乐他,雕上善若水,塑悲、悯、如、刃。
由省城一步步落差辽东花岭,抑郁是痛点。何以解忧,在色彩斑斓、风雪交加的反复无常的火烤胸前风吹背后中,辽东这块风俗画记刻下怎样的地方志?当太阳照常升起,当握着雕刀的手劲儿一直被爱补血,当乡土叙事的表象不断剥落,别有意味的大悲悯,怎能不雕肉塑骨、雕骨塑魂?壮哉,雕塑师!商潮非要淹没传统文化吗,比如习武术、讲故事、张灯结彩。乐善好施非被今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撞昏吗,就不能像保护眼球一样珍惜非物质文化,让它们历久弥新,前途如虹吗,守护好这一切不要口号, 唯有行善,爱人爱己。一个天性的善根,使竹石镀满上辽东山水的金色,他越饱满他越立体,他越认证一个万人迷利他的属性:雨中一把伞,雪中一捧炭,最美不过人心善。一本小说能提供读者这个。何愁眼不软,心不塑? 小说时空由省城和花岭蒙太奇。
像苦难的搅碎机,鸟语花香把人生的远山远水带进生命进行时。我含着泪笑读到“绿”一章,竹石智慧的母亲得病坚持绝食而去、绝恋的初恋撒手西归。他一下倒了,善有善报,他的学生一一来喊他。
雕塑师得以起死回生!
悲悯,重塑了自己。 悲悯不是一把钝刀。“我”从始至终耳濡目染竹石的自强不息及乐善好施。 他是个大能人,文武双全无所不能。他历尽苦难,永远不为苦难唱赞歌。省城的人与人交恶使他命悬一线,花岭的山巅为他提供新鲜的日月星。竹石的魅力不是苦难给的,是乱石压不住的爱给的,是他参悟了人生价值给的,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花岭的山水苦酒酿甜给的,是隔代的鸿沟苦口婆心给的,是逝者如斯夫给的……时空是刀,悲悯如刃。
源自悲悯的文化挖掘,加上地域植被的助推,非虚构般雕塑出一众群像。细数一下本小说人物,哪个不是善的,即使是对他使坏的,最终以善了之。周末快乐营。让留守的孩子,自尊有个保障,生活有个出处,善传善,最后周末快乐营得以建造加强营。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正规教育。但,抑郁症这个时代痛点,为什么找不到速效药,本小说以竹石的善良药方一气治疗好了三代代表。再美的梦也要醒。我没有找到现成答案,只是从小说每个人物通灵的语言彼此对撞中,突显出理想照进现实的折射。“我”真是太可爱了,他掏心换肺刻画竹石,每个章节都不离心理剖析,包括其他人物。
若要塑造精,互动场域不可轻,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正兴,紧扣此动态点,竹石等人被雕塑成当下文学长廊刻石留痕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花岭和母亲对竹石给予情理立体而饱满的呈现。而悲悯,如被一步步扯高的柔轫有度的风筝线,三代知识分子在时空的交错中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于飘摇感中信马由缰,牵线动肺,方显作家笔力和情怀。不如此,竹石怎完成竹石上天入地般的命运落差,由弃儿魔变为名闻遐迩的乡村雕塑师?
竹石一头栽向花岭,淬炼良善之熔炉,看似无意实则有心,雕塑师师出有名,有大树这根可雕,方有天下善良塑而补之,美不美,观观花岭的山水花草甚至来源于草丛的蛇。人是环境的产物,省城和花岭一个喧嚣一个静谧,当竹石心灰意冷准备一头扎进太子河,而太子河的麦穗鱼却以小小的贪嘴拯救了身心交瘁的他。我开始对小说的景物描写倍加细心,山水的人心,构成别有风味的对照。花岭。竹石灵魂涅盘的高地,着墨足多,色彩足鲜,每一笔都透着要保护要发展的心声。而周末快乐营的孩子们,恰恰成就了竹石翅膀盘旋、高翔,周末欢乐营,多大的理智和视野能使竹石不仅满足留守孩子的物质需要深层的精神渴望,贫穷的孩子怎样拥有自尊走向生活,甚至远方和诗,作品把竹石对自己两代学生无私的付出,又怎样奉出悲悯,雕塑出留守的孩子人人脸带笑、脚板直。周末快乐营,没有太多的文化课,就讲故事唱歌锻炼身段,学武术,动手做饭。不光当好孩子更当能孩子,心眼好,手法好,应对好,不管考上考上大学,将来都有好本事适应社会。不仅如此,悲悯更被木兰花(市花)般布散,小说猎及的女性人物,个个因善而美到妙。而草莓大王、蘑菇种植户等,因竹石教育而生发新貌,善随风潜入内心,受过伤的心,却对生活报以歌唱,反差强烈,雕塑质感,取向明媚。
作家的语言令我赞叹。风土人情张家长李家短……信手拈来,如溪潺潺,几尾小鱼几片石头,一清二楚,却回首淡淡,泪沾衣襟。
(《雕塑师》,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12月)
作者:陈词,本名陈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电视剧编剧、制片人,六〇后。出版诗集、散文集《读懂一个梦》《飘的银州》《心灵页码》等20部。编导、兼制片人拍摄电视剧《凤凰起舞》等百部集。获过五个一、冰心儿童文学、全国电影剧本银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