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画说《金陵不夜城》
2025-09-04 15:0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剑  
1
听新闻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大厅,其中有一幅潘高鹏先生创作的《金陵不夜城》格外引人注目。当我们凝视着《金陵不夜城》,夜幕下的金陵城高楼林立,看到的不仅是灯火辉煌中照映着流光溢彩的繁荣景象,现代感的都市气息更是扑面而来。

  《金陵不夜城》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南京如梦似幻的夜景魅力,更隐喻了这座英雄城市的抗战精神和复兴赞歌。那呈现的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楼宇,犹如一座座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英雄的丰碑,令人无比动容与震撼。无疑,《金陵不夜城》体现了潘高鹏先生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正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与普世价值。

  潘高鹏先生是位多面又多变的丹青妙手,其笔墨线条极具张力且富有弹性,尤其擅于用色表达,色彩语言绚烂而热烈、鲜明而独特。梵高也擅长用色,特别将色彩表现发挥到极致。有时我在想,他们俩个对于色彩运用似乎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和执念。潘高鹏先生虽然身处金陵,但其绘画和新金陵画派并无多少关联。或许,我们就从《金陵不夜城》和《水乡印象》中就能看出很多端倪。潘高鹏先生坚持衰年变法,另辟蹊径,尽管现在已入耄耋之年,依然独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和审视着自我的美学路径与价值取向。由此可以从中窥见潘高鹏先生对于艺术创作的认知体系和生命态度。

  而我作为潘高鹏艺术馆的馆长,自然对潘高鹏先生的绘画艺术有着更多的了解与关注。2016年潘高鹏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时,《金陵不夜城》和《水乡印象》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记得2021年“建党100周年馆藏作品展”,吴为山馆长通知《金陵不夜城》在中国美术馆的藏宝阁展出,我和潘高鹏先生已经买好了去北京的高铁票,后来由于疫情管控而未能成行,心留遗憾。还有上次入选2019年“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而这一次入选“人民必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馆藏十几万件书画艺术精品,《金陵不夜城》能够从藏品如云中脱颖而出,能够三次参与国家级重要大展,可见其独特而非凡的艺术魅力。那么,我来说说其中可能的主要原因:

  先说《金陵不夜城》题材的时代性,南京又称金陵,是江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文化重镇,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以“六都古都”和“十朝都会”闻名于世。在过往的100年中,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经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无以复加的战争创伤与深重苦难,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更是不能忘却的历史。如今,南京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将历史积淀与现代活力完美融合。南京所承载的殷切期望和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再说《金陵不夜城》艺术的创造性,清代画家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潘高鹏先生深谙此道。他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深远视角构图并将散点透视与西方的焦点透视空间组合,以写意的笔墨语言深度融合点线面的表现技法,采用明亮的跳跃的黄色来表现满城的万家灯火,温馨而温暖,搭配翠绿作为城市建筑的辅助底色,再加以浓郁而明快的黄绿之间的冷暖对比,同时纵情挥洒深褐色的苍茫夜色和对明暗光影的层次处理,深沉而不失气韵,从而形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色调以及深邃有序而气势恢弘的空间语境。所有的一切关系都赋予了这幅城市山水意象绚烂而空灵的视觉冲击与艺术张力。

  然后说《金陵不夜城》精神的价值性,显然,《金陵不夜城》这不是表现视觉中的城市山水,而是潘高鹏先生心灵与现实创造性的糅合与再造,亦是心象与具象融合后的构筑与重塑。这样的“意象”观照,正是中国绘画的根本精神。当然,这也是中国绘画能够超越西方绘画的灵魂之所在。所谓真正的艺术价值,不仅仅需要自我独到的表现技法与表达方式,尤其需要蕴含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构建更高维度的精神境界。

  念兹在兹,为此,由衷地祝贺潘高鹏先生!

  (作者系潘高鹏艺术馆馆长)

标签:金陵不夜城
责编:江南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