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项田清风——钱玉清书法艺术展”在南通、淮安二市完美收官。眷恋项田故土,眷恋吴门文化,把诗词文赋融入笔墨,光大江南文脉,钱玉清一直在努力。
二十多年前,我和玉清在一个镇上工作。他从事公安工作,我从事供电服务。我们俩交流颇多,年轻时候玉清对书法文化的热爱已不是常人能及。文化是广义的,他常常说,读书是能提高鉴别能力的,学养学养,学了才能有养。不读书的人不可能会有真正的教养。学什么都要有钻研精神,要有自己的见解。他是优秀警官,儒雅能健谈建设平安街道,也不忘传播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记得当初他述说墨分五色,书法不仅有图画的灿烂,无声却有音乐的和谐,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说的太玄乎了,墨都是黑的,只有深浅,哪来五色?玉清不辩。不管出差或旅行,发现心仪的书籍、碑帖便迈不开脚,他的书房里除了大量的书画书法类典籍,古典诗词辞赋文学作品一样也不少。读书是每天必做的事,他总是在读书,书写之间变换角色。传统文化是能滋养人的。玉清的古文功底非常了得,多年来写过的诗歌、散文也是成绩斐然。时间太宝贵了,不能随意浪费,和朋友一起吃饭小酌,若是能坐上两个小时,真是太奢侈了。我的一位文史老师常常调侃他是“钱半顿”,因为将手头的事排得满满的,一顿饭等不到结束,他就要躬身告辞,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酒话连篇的饭桌上。
夏夜,临近阳澄湖的唯亭乡下蚊子巨多,彼时物资贫乏,叽叽嘎嘎的吊扇也不是家家都有,在门窗上按纱窗尚未普及,悬挂的钨丝灯泡照明的同时也吸引着窗外的蚊虫。一日不握毛笔,如同一天没吃饭,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可以的。为防范蚊子的叮咬骚扰,他有自己的简陋办法。乡下有的是装化肥农药的蛇皮编织袋,洗洗套在腿脚上,防蚊效果极好。这是当初的权宜之计,现在说来依然很励志。
功夫不负有心人,钱玉清终成书法界的翘楚。我也是书法爱好者,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看到好的书帖,勒紧裤带也要想办法买回来。几十年过去了,和书法有关的书籍收罗了一大堆,断断续续学习过,临摹过,就是不得要领。一直没有进步。我也是文史爱好者。这几年也算勤奋,发表过百来篇习作,可就是出不了精品力作。所以特别敬重大成就者,他们的成果都来之不易,所以也追星,当然不是歌星、球星。比如文学巨星梁晓声、毕飞宇、范小青。钱玉清是书法界的星。一直想为钱玉清写一段文字,碍于书法的高大上,怕表达错位,又碍于别人误以为我是奉承,小文人瞻前顾后也不是毫无道理,这次拜读了钱玉清的新书“中润玉华”,下决心要写上几笔。
(钱玉清致辞)
很开心,每年总有几次机会和玉清吃吃饭,聊聊天。只要听说玉清在,我无论如何都是要参加的,艺术是相通的,讲文学,讲诗歌,自然会讲到书法。最近一次,正好我从宜兴东坡书院回来,苏东坡是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居士擅长行书,楷书,讲起东坡书法,玉清也是滔滔不绝。学习书法有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这是清代朱履贞提出的,并被后世普遍认同的理论。联系要实践,要成为一代书家,人品,素养,理论,作品,钱玉清都具备了。刘洪彪是钱玉清的恩师,曾经听过刘大师慷慨激昂的说辞,“书法是高贵的、高雅的、高尚的”,是啊,书法若不高雅,怎么能经久不衰呢。钱玉清对草书的研究可谓深入和持之以恒。他的文艺理论对王铎《草书杜律卷》的极尽变化,洋洋洒洒数千字,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阐述自己对草书的见解,似我这样的外行也能领悟。当然这只是众多理论研究的一例。“草圣最为难”,张旭、怀素、王铎、林散之、刘洪彪都是他学习的对象。采百家之长,千锤百炼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草书名家很多,众里寻回千百度,那种飘飘洒洒的线条、浓淡相宜的笔墨,说不尽的书法之美,在玉清的作品里能找到。
鸿篇巨著,“沁园春·雪”在众多书家和媒体的镜头前,玉清挥毫自如,一气呵成,我没能亲临现场目睹大作的诞生,好在有“抖音”的记录,可以反反复复的观看。后来玉清聊起这事,他也是难以平抑心中的快意,这是尝试,是挑战,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宣泄,也是成功的典例。
专心致志几十年,玉清已是炉火纯青了,我原以为书家一旦功成名就,随手挥毫便是作品。玉清从来不敷衍马虎。他说,有时一个晚上反复的写,只因整幅作品少了一点意境或某个字错了漏了,四五个小时的辛苦,往往付诸东流。重来,从头再来,此时也是午夜时分。
钱玉清出版的书法作品集已有一大摞,如“我心依傍”,“清舞澄怀”,“微啸清风“,“盛世华章”。要说玉清获过的奖项,可谓不计其数,许多都是国家级的,入选国家级展览就有60多次,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苏州历来是文艺高地,各领域人才济济,苏州书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要职,玉清是第一人。
因为爱好文史,我读过北大教授季羡林对沈从文的一段话,由此更深爱这位湘西作家的文学作品。“在所有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除鲁迅之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别出来,绝不含糊“。草书是书法界最引人注目的门类,书写群体日益庞大,可谓繁荣昌盛、热闹非凡,但同质化较多,抄袭、模仿、少创作、少创新也是一种现象。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努力不懈的玉清已具备自己的风格,“项田清风”,“中润玉华”是新华章,继续努力必有自己的灿烂天空,光耀后世!